红双喜乒乓球品牌与“金牌之师”共创辉煌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令蕴北京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7日 点击数:

  提起红双喜,大家都不会陌生,几乎每场大型的乒乓球赛事都出现红双喜的身影,从球台到球再到挡板到处都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红双喜”,承载着中国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双重记忆”。

  和“金牌之师”共创辉煌

  “看着陈燮霞把杠铃高高举过头顶,那时我激动得无以言表。”说起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所夺取的第一金,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武至今仍骄傲不已。

  这份激动和骄傲,因中华民族圆了百年梦想,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因中国体育的更加辉煌,也因作为北京奥运会举重器材供应商,“红双喜”这个民族企业能为国家所贡献的鼎力支持。

  比起举重,人们一提起“红双喜”,更容易想到的是“国球”、中国乒乓球的强大和辉煌。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是男乒选手容国团,正是他在凯旋后向周总理提出,如果在我国举行的世乒赛,能用我国自己生产的比赛器材,该有多好啊!于是,在国庆十周年之前,上海乒乓球厂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周总理亲自命名“红双喜”。1961年,当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大赛即第26届世乒赛时,“红双喜”代表着中国体育器材首次登台亮相。

  在其50年的记忆里,烙印着中国乒乓球这一“金牌之师”持续辉煌背后的点点滴滴。“像王励勤,因力量大,所以他的球拍海绵相对较硬;而马琳的技术要求令他有极其细腻的手感,这也是促使我们为其专门立项,研发出天极的关键……这些国手们会时不时的告诉我们,他们希望做出哪些改变。”“红双喜”研发中心的杨工娓娓道来。天极的出现,正是11分制下,中国队“强化控制、减少失误”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红双喜”所见证的,不仅仅是中国乒乓球在一次又一次的主动创新中保持领先,还有他们如何克服外界为抑制其强大所带来的种种困难。

  北京奥运会后,“无机胶水时代”的到来,一度给中国乒球和“红双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杨工透露,“奥运会后国际乒联宣布,VOC(有机胶水)的标准要小于5,当时真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但经过三个月的攻关,横滨世锦赛上,中国队手持“红双喜”,再次囊括全部冠军。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