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打好乒乓球:刘诗雯正手弧圈球技术

来源:乒乓世界 编辑:物思羽lucky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1日 点击数:

  刘诗雯正手弧圈球技术

 

  目前世界女子排名第一的刘诗雯是近年来崛起的一颗新星。刘诗雯的打法与前世界冠军张怡宁相同,都是右手横板弧圈结合快攻型选手,但刘诗雯的技术特点更加鲜明:她的身材相对矮小,但是击球速度极快,近台和中台的相持能力出色。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击球质量,刘诗雯的技术动作更为小巧,发力更加集中,这使她的每一板回球都颇具威胁。

 

  从技术动作上看,刘诗雯并不以击球力量为主,她正手拉球的绝对旋转并不十分强烈,但是在连续拉球时,她对旋转的调节比较灵活,尤其在中台连续相持中,她的正手拉球出手突然,落点多变,节奏变化十分明显。此外,为了保证速度优势,刘诗雯的击球点上的调节也很出色,她通常在来球的下降初期击球,向前发力比较充分,加之充分运用腿部和腰部的力量,使回球的弧线十分低平,保证了较快的击球速度。

 

  刘诗雯的身高并不占优势,此类选手通常都会提高回球速度,利用灵活的落点变化牵制对方,这是她们的技术特点。刘诗雯的技术动作小巧,击球动作协调,她可以很好地利用身体力量击球,配合灵活的步法以及合理的重心调节,保证快速还原,这是她保证技术发挥的基础,也是她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正手拉球时的正确准备姿势——身体重心要保持稳定在准备用正手拉球时,身体重心必须保持稳定。由于我的身高并不占优势,因此我的两腿只是稍稍弯曲,两脚的间距比肩膀稍宽,左脚稍稍在前。我的上半身前倾,但是前倾的幅度并不大,只需把重心压向两脚的前脚掌即可。用前脚掌支撑身体可以更好地蹬地,确保快速移动。此处有一个

 

  要点:我的左脚其实是用脚的内侧蹬地,左脚的脚跟看似与地面接触,但其实并没有用力蹬地的感觉。在准备动作时,我的右肩稍稍压低,右腿会承受身体更多的力量,整个身体的重心十分稳定。

 

  准备动作时,手臂的动作十分简单——大臂自然下垂,大臂与身体之间保留一定空隙;前臂自然抬起,并与大臂的夹角近似为90度。手腕保持放松,使拍头指向前方

 

  准备姿势的四大要点:脚。腿、手肩,必须全部到位

 

  很多选手的正手拉球准备姿势往往比较随意,身体会过于放松。要想保证击球动作的完整性、提高击球的质量,准备姿势十分重要,身体的每个细节动作都必须到位。正手拉球需要利用好身体的力量,因此关键部位主要在于腰、腿以及手臂。在准备动作时,腿部肌肉往往比较“紧张”,因为我们将膝盖弯曲后,身体重心降低,腿部的肌肉会收紧,两脚有很“实在”的蹬地感。

 

  此时身体的其它部位应该保持放松状态,尤其是手臂、手腕不能僵硬。我们看到刘诗雯的大臂自然贴近身体。前臂自然端起。有些选手在准备动作日寸,大譬与身体加紧,并且很用力地握拍,这样会让手臂的肌肉过于僵硬,在击球时无法发力。

 

  此外,有些选手的肘都会向后i拉、向前伸出,这样的动作都会导致大臂肌肉僵硬,不利于击球时的发力。我们看’到刘诗雯的肩部只是稍稍下沉,这样可以使手臂更为放松,还可以使右腿承担更多身体的力量,有利于击球时的重心交换动作。

 

  从连续图中,刘诗雯从静止状态到引拍状态,身体重心十分稳定,动作十分小巧、稳定。虽然击球前的准备动作是静止的,但这个过程可以积蓄。定的力量,可以使身体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引拍时紧盯来球,右肩下沉,手臂展开的同时转腰,肘部动作很小,膝盖应随着转腰而转动的引拍动作相对比较小,其实缩小引拍动作有利于处理“突发事件”,比如当来球的落点突然变化的时候,我可以更快地调节击球动作。但是如果引拍动作太小,就会使拉球缺乏力量和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手臂动作进行了  些调整。

 

  引拍时,我将右肩稍稍沉低,两腿继续弯曲,同时腰部开始带动手臂向后转动。此时,我的大臂保持稳定,仅仅将前臂以肘部为轴向下展开。在转腰引拍的时候,我的左脚小步向前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来球让至身体的右侧,有利于找到最佳的击球点,也有利于完成整个击球动作。在继续引拍的过程中,我的左脚脚跟拾起,左腿的膝盖随着转腰动作向内侧转动,此时我的前臂继续展开,整个手臂接近伸直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发力,我压低重心,左腿的膝盖继续弯曲,膝盖指
向右前方。之前我提到,要想提高拉球的速度和力量,需要在手臂
动作上进行调整。此时我的手臂向后拉开,完全伸直,腰部转动的
幅度较大,上半身几乎正对着右侧,这样可以积蓄极大的能量。

 


  正手拉球的引拍的动工作

 

   刘诗雯在引拍时的上半身转动幅度很大,从连续小图我们看到她的手臂始终跟随着腰部而动,而且球拍的位置相对较高。有些选手在引拍时,手臂会更多地向身体右侧展开,以便在拉球时可以运用出更大的力量,但是刘诗雯的手臂直接拉向身体后方,这样在运用腰部力量的同时可以保证击球动作相对小巧,有利于快速还原。   

 

  从下半身的动作看,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稳定、灵活。首先,刘诗雯两脚间距几乎保持不变,重心始终放在两脚的前脚掌上,身体午分稳定;她在引抬时,两条腿同时弯曲,这也是保证身体稳定性的要点。刘诗雯在弯腿的同时,左脚以及左腿膝盖随着身体转动而转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个动作比较灵活,可以更好地保证身体的协调性,有助于发力。    

 

  在引拍时,我们发现刘诗雯的手腕有很小的转动动作,手腕的转动幅度虽 然否大,但可以在击球时加强摩擦、提高击球力量,这个细节不容忽视。

 

  正手拉球的击球动作

 

  脚下蹬地时,右脚更加发力,并随转腰动作而转动;抬高身体重心,充分自下向上的力量 为了保证击球的质量,我在击球时会充分运用身体的力量。在击球前,我的身体重心比较低。在击球时,我的两脚同时
蹬地,但是右脚蹬地的力量更大,同时我的腰部回转,使腿部力量与腰部力量合二为一。有些选手认为只用右脚蹬地就足够了,但实际会导致身体向左侧倾斜,不但容易错过击球点,还不利于身体的还原。如果采用两脚同时蹬地,可以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可以更好地运用重心自下向上的力量。

 

  无论我的身体动作如何,我的目光都会紧紧盯住未球,根据来球的位置,我会在击球点进行微调,以保证击球动作的合理性。在击球时,我通过腰部带动手臂运动,首先将大臂稍稍迎前,前臂以肘部为轴开始向身体内侧收缩。我的前臂收缩速度比较快,并且更多地向前方发力,让球拍顶住来球,将身体的力量传递到球上。

 

  为了提高拉球的旋转,我在触球瞬间加入了手腕动作,手腕自下向上转动,延长了摩擦球的过程。在实际拉球中.我往往会通过手腕动作调节弧线,有时候为了压低回球的弧线,我的手腕还会稍稍向下转动,这种微调的动作需要大家多多体会。

 

  腰部转动可以很好地提高击球力量.两脚都应随转腰而转动,保证流畅地释放身体力量,并使身体保持稳定刘诗雯的转腰幅度很大,这一点可以从她击球后腹部几乎与球台端线平行的动作中看出来。要想完全运用出身体的力量,腰部带动手臂同步运动是关键。

 

  有些选手在拉球时为了运用出最大的力量,右肩会向前顶出,但手臂动作却相对滞后,这会使整个手臂的动作产生“甩动”现象,击球的稳定性较差。刘诗雯在击球时,手臂其实也产生了“甩动”的感觉,但是她的上半身十分稳定,大臂的动作很小,手臂与转腰动作同步进行,并且她在收缩前臂的时候有一个制动动作,这是保证击球动作稳定性的关键。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