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由施中秀来做这一个套路的示范有些牵强,原因是她这两项技术的衔接还存在问题。考虑到是与广大爱好者共同进行探讨,可能带有瑕疵的动作会暴露出某些共性的问题,反而是件好事了。
一般来讲,业余选手的主要得分手段就是采用两项技术的衔接实现的,多数爱好者都希望在前三板就解决战斗。但是遇到实力相当或者比自己稍强的选手,进入相持阶段的情况会比较多。
我发现几乎所有爱好者在练习时都太过于注重进攻技术,有些爱好者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会加入防守技术的练习,但是很少有人会着重练习“中性”的过渡球技术以及防守转攻的技术。反手快拨后加弹打是最常见的转攻套路,确切地说,这是从相持转为进攻的战术套路。其中快拨属于“中性”过渡球,力量不大,但是可以通过落点变化牵制对方,为下一板突然进攻创造机会。
在进行技术图解之前,我想简单谈一谈为什么让施中秀练这两项技术的结合。横板进攻型选手,初学反手技术应该最先要掌握什么技术呢?我看了很多小学、体校的训练,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学习快撕,换句话说,就是学摩擦。观点无非是这项技术很先进,让队员从小接触旋转,体会制造旋转、控制旋转地感觉。但同时我也发现,会发力、能发出力的选手越来越少。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有所区别:先挡、拨上手,然后慢慢加入旋转。平挡,我的说法是:多撞击,尽量在击球时接触球体中部稍稍偏上一点的位置。
这种击球方式容易发力,而且会自然产生摩擦,我认为先学习平挡最容易建立手上感觉。前辈教练曾传强曾说过一句话,我记忆深刻:打球要吃重。他是南方人,但我认为讲得好极了。不客气地说,我们有些小选手不是在打球,而是在“摸球”。
施中秀练球的环境并不好,美国不像中国,教练、老师、甚至家长全员上阵,打多球,找陪练。那个地方绝大多数的选手只能以战养练,他们的技术分值是“熬”出来的,有人打了一辈子,也到不了2000分。让施中秀先练习反手平挡、快拨的目的很简单,她掌握了以后,可以和水平高的选手对练,当她的反手快拨很熟练地时候,我让她学习了弹打技术,这两项技术的区别小,容易掌握。可能很多业余爱好者最关注的是:平挡、快拨的威胁太小,赢不了球。我的看法是,威胁不光是靠旋转、靠力量,只要各项技术能够合理运
用、流畅地衔接,就会产生巨大的威胁。
施中秀的这两项技术,用国内的标准来衡量,她只是具备了雏形,而且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图1中,站位,基本合格。其实以她的身高,可以离球台稍微再近一点。图2,引拍,我的要求是,引拍要到位、引拍幅度可以稍稍放大,日后随着她技术的熟练和对动作掌控能力的提高,可以将引拍动作稍稍放小。
从图中看,施中秀的引拍时手腕动作做得好、稍稍内扣,可以保证击球时很好地撞击。图3-5,快拨,她的重心运用有问题,身体的运行轨迹上下起伏太大,腹部、右腿膝盖前端向前顶的感觉几乎没有,所以图5中,她击球后左脚已经离地,动作散了。由于重心没跟上去,击球的点过于靠前,有点儿“够”着打的感觉了。但她的拍形控制得好,能“包”住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三击球的稳定性。
从步法的角角度看图3-5中,施中秀在击球时没有上步的动作,其实这是她难以进行中心交换的根源。如果来球的弧线偏短,应该右脚上一小步进行调解,由于引拍时具有收腹的动作,因此在击球时会自然运用出身体的力量;此外,当右脚上步的时候,左脚也要同时跟进,这样做不但可以保证身体的稳定性,还可以保证还原的速度。总体来看,施中秀的动作作不够紧凑,尤其是重心与手臂的整体感不够好,当然。这与她系统训练不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