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心转移与用腰的思考

来源:《乒乓世界》 编辑:webeditor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9日 点击数:

  有人把攻球动作中的重心和腰的运动方式理解为类似于一扇门的转动,说门是围绕一个轴转的,而我们攻球动作中的这个轴就是我们身体的中轴,因此腰和重心都是围绕着这个“轴”运动的一个扇形轨迹。持此论者还举出了雨伞的转动使雨水向四处飞溅和链球在运动员身体的加速旋转后飞向远方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把这种门轴式的动作称之为“圆周运动”。
 
  这种理解值得作进一步的讨论。
 
  我所认识的一球友在谈打球体会时就不说什么重心,而是强调说“扭螺丝”(指击球时身体的旋动);但我观察他拉球时磨擦过多,力量不大。他单位的同事戏称其“某小板”(“某”是此球友之姓)。“扭螺丝”式与“门轴式转动”类似,它最大的问题是力量的耗散。就以“伞的转动使雨水向四处飞溅”为例,可以发现“四处飞溅”的雨滴在离心力作用下并没飞向我们心目中的击球方向,而是沿切线方向朝“四面八方”分散掉了。可见腰的转动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在。我记得张晓蓬教练(电视教学片:《打好乒乓球》中的直板教练)在一篇文章中就特意说明他不赞成拉球引拍时腰沿垂直轴旋转过多。拉球不同于无须考虑还原的掷铁饼运动,前者要在有一定的垂直轴旋转的同时注意要有沿纵向轴的压转,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出击球时腿、腰、手要“同时向同一方向集中用力”的功力。所以重心转移始于足:蹬地,要有从右腿往左腿的重心转移——但身体不能上下起伏(是重心平动)!身体各部分朝击球要去的方向同时用力,转腰也就在此中了;至于“圆周运动”,不是指转动雨伞甩雨滴或链球运动的旋转方式,而是指重心转移“在击球瞬间找到一个支点,使击球重心在瞬间保持一个停顿”(王吉生教练语),从而使手臂的鞭打式发力得以优化的发力方式。故此圆周非彼圆周也。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引王吉生教练所言之“停顿”之意不是指攻球“后”的制动,而是指持拍手一侧的髋关节在重心移动中的突然刹车——手臂的鞭打效应:“甩”的作用力,就产生于这关键的“中枢”传导站。

  我之所以不赞成用容易引起误解的简单的“门轴式转动”的圆周运动来说明攻球运动,是因为这种理解的似是而非。在讨论近台快速相持的问题时,李晓东教练是强调要以重心来带动手臂的还原或引拍的。他用了下面三个句子来表述:“手在台面上(即手的位置要保持在不低于台面的高度上);手在身体前面(即不要在还原时将手扯到身后去);手在肘前面(许多球友无法还原接第二板球,造成“身后击球”,就是拉手过于靠后的缘故)。”李晓东教练的这三个对“手的空间位置”的限定词,就是不让你在还原或引拍时做过多的什么“门轴式旋转”;他所说的“用重心带动手臂还原”,就是让重心向右腿转移时使手臂向身右侧位自然落放或称横摆,而非“跑步式”后拉手。发力要想不耗散掉,也只有在还原或引拍时不做张晓蓬教练所不赞成的过分逆向门轴式的旋转才有可能。这里就有一个会否用腰的问题在。

  即使是拉弧圈之从迎球到击球再到随挥的动作,我为什么也不赞成形容为门轴式的圆周运动?是因为它表达不清楚重心移动中腰在其中的作用。腰在拉球动作中起的是一个中枢传导站的作用,是所谓画圆周运动“甩鞭”制动的中心和“柄”。以此为轴心甩出来的扇形与一般皮相理解中的上下一根筋的门轴式均匀转动是不同的;前者不是“身体向前的平动和绕垂直轴转动的合成运动”所能准确说明的。

  我认为,上下一根筋式的门轴式转动是“无腰”的转动   ——因为这种描述根本体现不出腰的作用。但吴敬平教练在一篇谈拉球的文章里又分明说过“乒乓球运动基本上是一项圆周运动”的话,这该如何理解呢?在尝试解答之前,让我们先重温一下吴教练的原话:“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心、以身体到身体重心的连线为半径进行圆周运动。”在吴教练看来,正反手拉球动作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力的传递”。通过什么传递?正是中枢传导站的腰!这种圆周运动如果可以借用“扇形”来作比喻的话,那它的运动轨迹就不是门扇沿门轴活动的那种中规中矩的均匀扇形,而是有如家用风扇的涡形叶扇形态。为了能更形象地说明这种力的传递所走过的扇形轨迹,让我们试着想象一只漏斗。把腰的中枢传导站想象为漏斗的出水椎口处(这是一个重要的爆发点),由执拍手甩出的扇形弧线就是沿漏斗丫形内壁自下而上地呈斜线展开的。这种扇形的圆周运动与门轴式的、上下一根筋的扇形的圆周运动的动态结构难道可以混为一谈吗?
 
  涡形叶扇的形态或漏斗式的扇形都只是一种比喻,它诉诸于想象力。而任何比喻都是跛足的,经不住硬抠;能意会即可。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