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之皓:决赛为何不用郭跃 有个性也应该服从集体

来源:乒乓世界杂志 编辑:soloya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0日 点击数:

  把“代价”化为“回报”

 

  莫斯科世乒赛,我们决赛输给了新加坡,获得亚军。面对大家的质疑和批评,我都能理解并接受。在我担任主教练期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有问题存在的。

 

  失利不是偶然

 

  从表面上看,失利是“偶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女乒不会输。但是经过总结我们发现,这场失利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必然的原因。北京奥运之后,我们对整个队伍的建设有所放松,对形势的认识不够准确。

 

  虽然我嘴上说王楠、张怡宁时代过去了,要有危机感,我们也并不是没有对手,但是具体落实到某一项措施或是训练中,落实到打造、培养年轻运动员时,还是有所欠缺。我们平时工作做得不到位,是这次输球最根本的原因。

 

  我们教练组对业务的研究、对每个队员的了解,包括平时下的功夫,与北京奥运周期相比还差得远。比如我们对于王楠、张怡宁的了解,给她们制定的工作计划,要比现在对刘诗雯、丁宁多很多。我们只是看到了刘诗雯的上升趋势不错,拿了不少冠军,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到了真正大赛的时候她是不是能顶得住?对于这些年轻运动员,我们给予的都是肯定,没有那么多的问号,这就容易出问题。

 

  关于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锻炼新人的初衷,并不是很成功。锻炼新人的设想本身是好的,但是新人怎么用,需要掌握好火候。就像总结时蔡局(蔡振华)所说,不同的比赛,对队员的使用应该是不一样的。小赛和大赛,公开赛和总决赛,总决赛和世界杯,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都是有区别的。我们教练应该有这种体会和经验,但在这次世乒赛上我们却忽略了这个问题。

 

  年轻队员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大家都说年轻队员要想成长,必须要付出代价,但是这次失利对于刘诗雯和丁宁来说,打击过大了。张怡宁和王楠虽然也经历过失败,但她们之前都有成功的经验,与这次两个小将经历的打击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完善的话,队员就不会受到这么大的打击。

 

  当然,输球不一定是坏事。代价虽然很大,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转化得好,得到的回报也大。通过这次世乒赛,她们真正体会到了大赛的压力和残酷,亲身经历了所有的过程。这些经历能够让她们明确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也让我们教练组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但毕竟队员受了这么大的打击,要想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我们教练组要抱着对事业、对队员极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讨论、研究怎么让她们彻底摆脱失利的阴影,怎样塑造、培养过硬的队员。要想让她们真正摆脱,需要她们在比赛中找回自信。当然这仍然需要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体系中进行。

 

  我希望通过这次失利,能够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谨慎、认真、细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为什么不用郭跃

 

  从比赛的过程看,队员的发挥一般,跟她们平时的表现相比有很大差距。相对来说,丁宁比刘诗雯稍微正常一些。刘诗雯和丁宁的失利原因不同。从技战术来看,刘诗雯比王越古略占上风,但是比赛中她一直处于下风,大赛中心态的变化导致了她的失利。

 

  丁宁虽然输了,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欠缺比赛经验,或者说技战术单一造成的,不是说她一上去就失常,没有机会。她在领先的时候,思想上起了变化,是因为大赛经验比较少,如果经验多,也许情况就会不一样。

 

  赛后,丁宁和刘诗雯都做了深入的总结,对我们教练员也是一种鞭策和触动。在封闭训练时,刘诗雯就有种担心,因为她从来没有打过世界锦标赛团体赛,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其实在那时,我们就应该意识到要告诉她们什么,要加强什么。但我们只是鼓励,让她们提高自信,而不是从细节上加以剖析。所以刘诗雯一直是带着这种担心比赛的,她在决赛中心态的起伏能有无数次,她在场上的表现和比分直接反应出她的心态。

 

  郭焱是几个队员中相对比较稳定的,她对场上的节奏、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好,赛前的准备、赛后的小结,思路比较清晰。从世乒赛的表现来看,郭焱确实比原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她对乒乓球有一个比较新的认识,这是多年来的积累给她带来的财富。

 

  关于为什么在决赛中没有派郭跃上场,也是争议比较多的问题。并不是说如果让郭跃上场,就肯定会赢,没有如果。我一直认为,郭跃是个很有天赋的运动员,单论乒乓球技战术,她是顶级的。但是领军人物靠的不仅是技术。这次之所以没让她上场,也不仅是因为是伤病,主要考虑到她还没达到万无一失的境界,还不够大气,不够踏实,思想上患得患失,自我意识太强。

 

  赛后我和郭跃有过沟通,我和她说,上个周期之所以让你去锻炼,是因为有张怡宁、王楠保驾护航,所以允许你失误。这个周期如果要用你,就要求你做到上个周期张怡宁、王楠那样,要做到万无一失,要真正起到领军人物的作用。关于这点,希望郭跃,包括李晓霞,都要认真反思。

 

  郭跃赛后也和我说,这次比赛对她的触动很大,这次失利她也有责任,她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且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去做,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只有这样打球时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核心人物”不是必须的

 

  我们的失败是因为没有认清形势,所以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和身处的环境。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也要看到不足。我们的优势是团队整体的优势和举国体制。我们的不足,是目前女队还没有像张怡宁这样的核心队员,或者说是领军人物。

 

  队员们各有千秋,又各有弱点。90后、85后队员的优点是比较阳光、自信,但是可能由于过于自信和自我,才会脆弱,缺少力量。在这方面,郭焱相对好一点,更坚强,抗击打能力也更强一些。

 

  从事竞技体育,仅仅有阳光和自信是不够的,年轻队员在保持阳光的同时,还要加强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集体观念,要经得起磨练,加强抗击打能力,要顶得住压力,要有能从逆境中走出来的能力。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很多,如果太脆弱,经不起打击,就难以担当重任。

 

  丁宁最大的优点是比较享受乒乓球,在女队员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这是她的特点,必须要保持。刘诗雯的特点是认真、有事业心、有责任感,但是心思过重,容易背上很多不必要的包袱,承担很多和她年龄不相符的压力。

 

  李晓霞,有激情,也有一定的想法,但是缺少深思熟虑,对自己、对形势的认识不清楚,所以打球起伏也很大。郭焱的特点是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认真、执着,但是要找好一个度,不要钻牛角尖。

 

  有些“缺点”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转化为优点。比如刘诗雯心重,就看她能不能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事业心强,有责任感是好事,但还需要提高境界,要能看到全局,她现在的境界还不够高,想自己多了些,所以才会患得患失。

 

  郭跃打球有天赋,也比较有个性,但是她的个性应该用在球上,而不是在生活中。在举国体制下,一个队员再有个性也要有个度,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在西方的体制下,只有天才运动员才能打出来,但是我们培养了很多不是天才的运动员成为了世界冠军、奥运冠军,说明我们的体制和管理是有优势的,无论哪个队员,都应该首先服从集体,然后再去发挥个性。

 

  当然,“领军人物”对于一个队伍并不是绝对的。邓亚萍退役时中国女队也没有核心,但中国队有王楠、李菊,有整个团队。每隔一段时间,队内肯定会出现新老交替的情况,这是规律。

 

  “领军人物”也不是刻意“树立”的,而是需要我们精心打造、培养出来。是通过反复实践,慢慢“淘汰”出来的。我们并不急于“树”哪个人,刘诗雯、丁宁的失利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之前存在着侥幸心理。越是在失利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认真真地把工作做好、做细,而不是被外界的东西所左右。

  我相信大部分媒体和球迷还是理解我们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大家的理解,而为自己输球找理由。相反,要通过这次失利来激发我们更大的劲头,要工作做好做扎实,只有这样,到伦敦奥运会时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打印】 【返回】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