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中国业余网球的圣地-(网球发展史回顾)

编辑:楚天运动频道 发布时间:2012-02-01 点击数: 1137 微信搜索:楚天运动频道小程序,买羽毛球更优惠

  在前两期中国城市网球文化系列连载中,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回顾了内蒙地区的网球发展历史和那里汗牛充栋的赛事体系。其实,任何一个地域的网球运动开展,都离不开最关键的因素——人。唯有勇于担当的领导者和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才能把网球的根基真正植入深处。本期介绍几位在内蒙地区颇有代表性的“网球人”,看一看他们各自不同的网球故事,下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网球故事。

 

  乌力吉

 

  内蒙古网球协会主席乌力吉最自豪的事情便是,在他的领导下,全年有数百个大小网球赛横亘在自治区的每一个盟旗县区。回忆起第一次摸到网球拍的情形,乌力吉至今记忆深刻:“那是1950年前后,我还在念小学,我的老师就已经在打网球了。有时候他也会教教我挥拍的动作,说一说网球的礼仪文化。”只是这简单的一面之缘,深深影响了他日后的兴趣爱好。

 

  1979年,乌力吉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球拍。那时候他的工资是每月62块钱,已经属于“高收入”阶层,但要拿出一大笔“闲钱”购置网球拍,还是令身边的朋友难以理解。“我花了24块钱,买了两支航空牌的球拍,再花1块钱,购进4个网球。”70年代的25元的购买力是多少?足以抵得上现在普通白领两个月的收入,可见他对网球的痴迷。

 

  但直到八十年代末,乌力吉才真正拾起球拍,“那时在呼和浩特,一共只有两位网球教练,更是难觅对手,我就自己对墙打。”墙壁磨练出扎实的基本功,直到1996年呼市连续盖了5片标准化球场,他才真正如鱼得水。担任内蒙电力局局长期间,他更是发动电力系统5万多职工学打网球,修建了10多个网球馆、100多片球场,内蒙地区稍大一些的供电局都有自己的室内球馆。退休后,他只保留了“网协主席”的职位,还想发挥余热,为内蒙网球的发展多做贡献。

 

  宋香波

 

  内蒙网协秘书长宋香波与网球的结缘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而且,还伴随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我和爱人曾是同班同学,两人志趣相投。结婚后有了孩子,工作之余我俩还同时爱上了网球,于是发动两个儿子也一起打。”

 

  1983年,宋香波学会了打网球,自娱自乐了一段时间,也在球场上交了许多朋友。6年后他进入内蒙网球协会工作,从副秘书长到秘书长,20年来不离不弃,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心血都奉献给了网球。宋老在内蒙网球圈子里极受尊敬,人人都感念他的付出,在内蒙业余网坛小有名气的贾志宏就打了一个比喻,“就算从1990年开始支个冰棍摊,以宋老勤勉认真的作风,如今也开成连锁,早成千万富翁了。”

 

  宋老说,富翁他不想当,也不会当,只要看到大伙儿打球时流露出真挚的笑容,他就无比满足。

 

  义和

 

  堪称内蒙网球“活化石”的义和老先生一生与网球为伴,从他把网球作为终身事业,至今已走过了近60年风雨。大约在1952年,内蒙的一些机关部门就有人打网球,义和就是最早的一批。1954年,他第一次摸到网球拍,就欲罢不能,“我从软式网球打起,那个时候也只有软网。呼和浩特全市一共有4片网球场,都是沙土地,但在全国来说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义和作为队员和教练参加了第2、3、4届全运会,培养出第一批内蒙的网球选手。从内蒙医学院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义和在各地参加老年比赛,并利用业余时间教球。90年代末,他只身来到北京教小孩子打球,一直到2006年。如今,年过杖朝之年的老人家身子骨依然硬朗,只要有网球赛,他一定会跑去看看。

 

  赵风德

 

  赵风德老人曾经是内蒙网协秘书长,网球运动在内蒙的成长发展,和他当年的“南下广州”脱不开关系。年轻时赵风德在内蒙体委工作,带过体操、乒乓球、足球等专业队,时任内蒙网协主席的王铎同志看他有体育基础,就鼓励他打网球。1985年左右,内蒙的业余网球比赛开始发端,赵风德接触并迅速爱上了网球。

 

  “在体委的库房里,我第一次看到网球拍,航空牌的木头拍子,拍柄还是断的,用铁丝缠起来。没法用了。没有拍子怎么开展网球运动呢,我就去了广州,准备买一些最新的铝合金的球拍,谁知广州也没现货,那里的球拍得从台湾引进。我就呆在广州住了一个半月,等球拍到了,立刻买了500把回来,本以为足够用,谁知很快被一抢而空。”赵风德记得很清楚,这批拍子直到1988年左右才被逐渐淘汰。

 

  回忆第一届全自治区的老年比赛,赵风德感触颇深:“比赛在通辽打,几乎没有人懂网球规则。裁判判罚时还是吹哨子的——球下网了,吹个哨子,喊一下得分!边裁拿个旗子站在一边,球出界了就来回挥舞,就和足球边裁一样。规则也是千奇百怪,一场比赛要打9盘,和乒乓球规则一样。”直到内蒙组队参加了全运会,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现在想想,赵风德老人都觉得有趣。

  欧阳明

  76岁的欧阳明是内蒙医学院的退休职工,代表内蒙直属队参加全区老年比赛。也时常代表内蒙老年队,参加全国老年赛、全国老教授网球赛。他接触网球的年代非常早,由于父亲内蒙医学院的老院长欧阳仆也喜欢网球,欧阳明受其影响,1978年就开始打球,每年都参加全区中青年比赛,一直打到现在的老年赛。

  “文革的时候,我害怕医院同事的孩子没事干,出去闯祸,就把他们都组织起来学打网球,里面也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后来欧阳明的儿子还拿过全区中青年双打冠军,一家三代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球之家”。

  欧阳明最得意的事情是,1982年曾有幸和李瑞环打了场比赛,当时解放军邀请内蒙组队去北京交流比赛,“李瑞环同志说谁是冠军,我就和谁打比赛,结果我就和他打了一场,不过赢不了。”

  张伟明、韩那木拉

  张伟明和韩那木拉二位老人是通辽市的业余网球代表人物。从1985年开始,张伟明就参加通辽市的“健康杯”老年比赛,25届自治区老年赛他更是一届不落。张伟明介绍说,全市一级的比赛,由8个旗县区轮流办赛,如今已经23届了:“现在通辽有3000多老年网球爱好者,200多片球场,5个室内馆。在8个旗县中有7个拥有室内网球馆。”

  通辽市市直属机关目前有100多人常年参加网球运动,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打球,只是在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初二接着打,“我们每个月最少举行两次内部赛和邀请赛,一年举办四次季度赛。”通辽的网球水平在内蒙处于前列,参加全区老年比赛,两次夺得第二名,十余次进入前四。

  巴图

  巴图目前的职务是内蒙网协副秘书长,由于他曾是内蒙党委《实践》杂志的蒙语主编,因此主要负责网协的宣传报道。1990年,由于巴图的办公场地有网球场,他顺理成章学起了网球。1994年巴图参加华北网球邀请赛,取得了55岁组的冠军。如今内蒙地区各大网球赛的现场,总能看到巴图忙前忙后的身影。

  侯利兵

  鄂尔多斯市奥利星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侯利兵酷爱网球,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担任内蒙网协副主席,不但成立了奥利星网球俱乐部,修建了数片标准场地的室内硬地和红土场,还和内蒙地区的一些企业家一起,成立了企业网球联合会,这些企业中就包括了神东、伊利、蒙牛等跨国大集团。

  2009年和2011年,奥利星网球俱乐部承办了两站全区的网球比赛,去年还和北京的昊朗体育合作,举办了“网动中国”争霸赛。如今奥利星坚持一年举办两个大型的比赛,分别在5月和10月开打,为推进鄂尔多斯的业余网球发展做出贡献。

  祝丽萍

  国内网坛大名鼎鼎的业余好手,业余网球女子双打积分排名第一的祝丽萍也是内蒙人,她出色的球技、好为人师的敬业态度和豪爽的性格,使她在网球界结交了许多朋友。祝丽萍说由于自己是0型血,所以天生一派男人性格,“爱张罗,出去比赛,一拉就是一大帮人。”

  1989年,祝丽萍第一次接触了网球,那时候她的孩子才四五岁,正需要人照顾,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把网球请进了自己的生活:“很意外的,在一个库房中看到一把大木头球拍,也不像羽毛球拍,也不像乒乓球拍,只是看着非常漂亮,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从小在包钢的业余体校练习乒乓球的祝丽萍身体条件好,球感出色,因此进步非常明显,“第一次上球场,就打了20多个来回球。”

 

  楚天运动频道装备您的运动生活!更多网球频道精彩资讯,请您点击:http://www.ctsports.com.cn/wangqiu/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0

 



【打印】 【返回】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