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球打法当前在乒坛不够景气,我认为,为了使这一打法能够振兴,有些问题首先应当澄清认识。先从削球的发展史谈起。
本世纪20-40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当时球台窄,球软,网高,对稳削打法有利,所以欧洲当时以稳削打法为主。自1937年第11届世乒赛后,规则有所变动,球台加宽,网降低,为攻球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削球、攻球及削攻结合打法便逐渐形成了。由于当时攻球水平较低,还不能与削球抗衡,所以,削球打法仍占主导地位。
1952年,日本利用海绵拍提高了远台长抽和放高球技术,在第19届世乒赛中拿了五项冠军,冲破了欧洲削球打法垄断世界乒坛20多年的历史。欧洲许多削球手从此弃守为攻。
与此同时,削球打法却在亚洲有了发展。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涌现了一批削球高手,并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使削球打法和进攻型打法一样,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50年代初,我国打削球的人不多,只是广东、上海有一些削球手。为了对付欧洲的削球,我国在50年代中期,有意识地培养、研究了削球的打法。50年代未至60年代初,涌现出一大批较成熟的削球运动员。为了迎接26届世乒赛,当时在北京集中了108名队员,其中有不少削球手,如张燮林、郭仲恭、玉传琪、王志良、林惠卿等。当时,国家队经常让三名削球手与三名攻球队员打团体赛。26届世乒赛我国取得好成绩,应该说削球手也作出了一定贡献。
随着削球的发展,60年代初出现了被国外形容为“魔杖”的长胶球拍。说来有趣,长胶是我在偶然中发现的。当时,上海达会橡胶厂生产的1.5毫米胶皮,是作反贴用的,由于表面有洞,不能作为反贴使用,有一次,我把它正贴在木板上,试了一下,削出的球飘飘忽忽,效果奇妙。
不过,攻球不行,没有原先用短胶皮顺手。后来,大家对它反复研究,稍稍改了改攻球动作,打起来就好多了。长胶的出现,使削球在旋转上有了新的发展。男削球手在26、27、28届世乒赛上取得了好成绩。女队林慧卿、郑敏之改了长胶后,在28届世乒赛中打了翻身仗,夺得女团冠军。
70年代往后,弧圈球技术进一步发展,使削球面临新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削球手用“倒板”发球、快搓及削转与不转球等技术,仍在世界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典型的代表有31届的粱戈亮、林慧卿、张燮林,33届的陆元盛、葛新爱、林美群,34届的王俊、黄亮,35届的童玲,36届以后的陈新华、卜启娟、田静等。
到了90年代以后,削球打法更朝着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丁松、王辉、成红霞等优秀削球选手,丁松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削攻结合打法发展了以前削球打法的指导思想。他在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第一是发球抢攻,第二是削中反攻、反拉,而且有连续进攻的能力。但是,从削球的角度来讲他并没有占到便宜,甚至于还打不了平手,这说明他削球的功底还不够。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弧圈球威力的增加,旋转、速度、力量从整体上来说都超过了80年代。但是,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弧圈对付削球,在拉球的旋转上不如以前了。现在的欧洲运动员,没有把精力放在旋转上,而是放在力量和速度上,事实上削球运动员最怕的就是加转弧圈,拉得转,弧线不太高,落点在近网的位置,而这样的弧圈球现在几乎没有了,这样就给削球选手带来转机的机会。
例如现在海外兵团中的施捷、田静、何千红,她们以前在国内训练时削球的基本功比较好,所以,现在在国际比赛中还能赢球。削球打法如此奇妙,威力也不弱于其它打法,但为什么目前削球手如此之少呢?我以为有这样几方面原因:
一、欧洲弧圈球技术的崛起。70年代,弧圈球有了新的发展,这对削球手的各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削球打法在这方面进步缓慢,创新不够,就难以与弧圈抗衡。所以,削球选手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过弧圈关。
二、削球的主动和被动问题,不少人认为,削球打法是被动的,不愿培养这种打法。我觉得,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主动、被动并非是打法本身所决定的,而是与打法及其技术是否不断发展和创新有关。当初我们采用长胶削球和倒拍削球,攻球手不也曾一筹莫展吗?所以,要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要使削球技术进一步发展。
三、削球打法培养难度较大。削球手不仅要精通削球,还要掌握攻球技术;不仅要有远台技术,还要有近台本领。因此,与攻球相比,削球运动员需要掌握的技术多,培养周期长,出成绩晚,难度较大。一些教练不愿意培养削球手。
四、对削球打法研究不够。自从弧圈球兴起后,削球在技术、战术和训练上既有成功之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教练员、科研人员对此研究还不深,使一些关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如怎样过弧圈关等。另外,一些优秀削球手的经验也没有系统总结和推广,这对进一步发展削球打法是不利的。
尽管目前削球手人数不多,不够景气,但削球打法并非无路可走。38届世乒赛和第6届世界杯赛中,陈新华的出色表演就是一个例子,削球打法的威力在女选手中显得尤为出色。从削球发展历史来看,削球打法也经历了高潮和低潮的反复。
楚天运动频道网装备您的运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