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资深穿线师:激辩羽毛球穿线的是与非

编辑:楚天运动频道 发布时间:2010-04-09 点击数: 2161 微信搜索:楚天运动频道小程序,买羽毛球更优惠

  激辩一:穿线时,横线应于拍框上面开始还是拍框下面开始?

 

  正方:应于上面开始,这也是多年传统的穿线:(图1)

 

  反方:应从下面开始,200年后更新的推荐穿线方法(图2)

 

 

  解读:拉线的技术好坏决于对细节的把握能力,横线从拍框上面开始还是从下面开始,这个细节确实值得商酌。在跟众多资深穿线师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基本形成了如下的共识:

 

  1、横线从上画开始穿还是从下面开始穿,可以取决于习惯甜区


  “先穿线,先掉磅”是穿线届的一句俗话,其实更权威的说法应该是“先穿线的部分相对于后穿线的部分在维持线床磅数的稳定性方面会受到更大的考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横线从上面开始穿还是从下面开始穿,应该取决于用拍者本身习惯的击球甜区所在的位置。我认为,如习惯的甜区偏上,较大面积集中在第十一条横线以上的话,从拍框下面开始穿线,会更容易保持较上部分线床的稳定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手感,反之亦然。


  读者在自己使用过一段时间的球拍上面,观察拍线起毛的位置,这即是您自己的习惯甜区所在。观察其偏上还是偏下可以找出适合您的穿线起始方向,正常隋况下都应该是相对居中,这种情况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不会表现出太大区别,这也是目前这个问题没有形成大范围讨论的现实原因。

 

  2、从上往下穿纠错性较强


  在纠错陛方面,从上往下穿较强。主要体现在如果横线不够长的隋况下,横线可以跳过到数第三条或者第二条线不拉,让其留空,这样会形成22×2l的tt印尼派”穿线方法。


  据说在东南亚等地方,他们更习惯于这种跳线的穿线。后来经过了解,发现这倒不完垒是因为纠锴陛能的原因,而是打中这个位置往往是被动情况下的回球,留空一条后的线禾密度低一点,击球的时候会使线床更吃球,从而更容易发力。

 

   如果从下往上穿线,遇到横线不够长的情况下,就不方便跳线,只能不穿第一条横线,这种情况很不符合规范,遇到用拍头击球的情况下竖线很容易断线。顺便提一下倒数几条横线跳线的情况国内一些专业队也在使用,但他们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在拍头拉多一条横线,以此来降低拍头击球的断线现象。

 

  3、对穿线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从上往下

 

  这个穿线环境主要指刚开始接触或未度过磨合期的穿线机,或者是穿线机调校后需要重新熟悉其穿线磅数风格的情况。


  穿横线的过程中,横线的应力会不断的叠加。正常隋况下,按照现在规范的穿线机质量与穿线方法,横竖线之间的应力会基本抵消而达到平衡,但如果是对穿线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如出现横线与竖线的产生的应力差超出球拍拍框刚性可接受的范围,会对框体产生影响。一般的情况下,羽毛球拍的拍框下半部分会比上半部分的刚性更强一点,所以此时从上面往下面穿线,对此类问题的防范性会更强一点。


  4、从上往下穿,可以便于横线打结(图3)

  

  因为拍头位置的空白区域面积较小,如从下往上穿线,可能会出现最后一条线无法使用线夹锁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没有配置飞夹等器材,就需要跳线操作,即穿完第三根横线后直接跳过第二行穿第一条磺线,再绕回穿第二条横线,再使用线夹锁线再打结。从这一点看,从下往上穿线不如从上苣下穿线方便,而且这种情况会造成留在拍头拍框外面的横线长度更多,在用拍子捡球的过程中磨损拍线的几率更高,并影响拍线的寿命。

  

  激辩二:电脑线机是不是比机械线机出来的线要更好?

  

  正方:当然是电脑穿线机穿得好,磅数精准,人为因素影响小。


  反方:电脑穿线机主要是面向网球拍设计,用来穿框体纤细的羽毛球拍,会有安全隐患。(图5)
 

  

  

  解读:这个问题如果是说网球拍,那肯定是电脑穿线机穿得好,但在羽毛球拍上面,就会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个人认为两种穿线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1、磅数准确性


  电脑穿线机:这点没得说,电脑穿线机在每次牵线之前都会有磅数调效,可以没定预拉程序,牵线到框体受力后升lo%的磅数再缓步降回原设定磅数,可以有效地缓解拍线的掉磅现象。另外,某些型号电脑穿线机还有“自动抬头”的功能,即可以将咬线珠夹自动调节到跟线平行的位置再牵线,避免形成一个夹角而让磅数不准的现象发生。


  机械穿线机:常见的手动穿线机都是弹簧机关型,预先设好弹簧机关的磅数值,当机头牵线达到一定的拉力后,机关自动弹开锁死,即完成一次拉线过程。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弹簧不可避免的产生疲劳现象,所程中,弹簧不可避免的产生疲劳现象,所以此类穿线机在穿过大概百支球拍后,需要重新进行磅数调校。有的穿线师为了让弹簧的性能更好,甚至会隔一段时间就将弹簧取出来放在机油里面浸泡。


  另外,还有一种重锤穿线机(图6),但是在国内比较少见,这种穿线机盼磅数精准性能倒不弱于电脑穿线机,因为地球的重力可比电脑程序更加忠诚,就是穿线要把重锤翻来翻去,比较麻烦,而且费时费力。

  

 

  2、掉磅情况

  

  电脑穿线机:因机器设定了牵线是匀速进行,不会产生加速度。如设定了补磅程度,牵线完成后机头不会锁死,遇到夹拍转盘摇晃的时候,机头还可主动补磅。

  

  机械穿线机:主要还是要依赖穿线师自身的技术与自律性,严格按照牵线受力后匀速牵引,不能产生加速度,否则将提前掉磅。机关弹起后,夹拍转盘一定要保持稳定不能摇动,因机头已经锁死,如产生摇动将直接造成掉磅。

  3、安全性能
   

   电脑穿线机:首先要了解电脑穿线机的质量,正常情况下机器越贵,当然质量越好。现在市场上已经有数千元就能买到的电啮穿线机了,只是这些看起来更像是玩具而不是仪器,最好不要把自己的球拍交给这种穿线机;另外,就算是质量过关的穿线机,保养起来其实也是挺费心思的,同样不要把自己的球拍交给一台缺乏保养的,哪怕是名牌的穿线机。


  其次,要查看穿线机有没有为羽毛球拍设定必要的硬件与软件,因羽毛球拍相对于网球拍来说是为纤弱的,如果硬件与软件都是面向网球的话,那对穿羽毛球拍来说在安全方面则是极大的考验。这个硬件主要就是夹拍转盘是否可按照羽毛球拍的特点来调整,是否配备了羽毛球专用的夹拍器、是否设定了羽毛球穿线的程序。因为对网球拍来说,波动个2磅至3磅是正常的现象,跟羽毛球拍波动0.2磅至0.3磅一样难以避免,但这个2磅、3磅如果是羽毛球拍穿线过程中波动的话,手感与球拍的安全性能方面都是很难得到保证。
  机械穿线机:大部分机械穿线机都是网羽专用,而且也基本上配备了网羽各自专用的夹拍器与减压器,所以在硬件方面,可以基本不用担心网羽不兼容的情兄。软件方面则主要就靠穿线师的技术与自律性去保证了。
   

  4、操作难度


  电脑穿线机:电脑穿线机的操作难度主要在于安全性能。首先,一定要严格按照羽毛球拍的特点,配置专门的硬件与软件;其次,则是严格检查球拍上面的胶粒情况,特别注意那些已经有松动现象的胶粒,更换或者穿线的时候,需要更加留心,防止其在牵引的过程中移动。电动穿线机牵引的时候,卸力的及时性不像机械穿线机那样,可以说停即停。如果胶粒移位,线直接接触球拍的碳素层,拉力会转换成一道切割球拍框体的力量,很容易造成球拍拍框结构的永久f生损害。


  机械穿线机:机械穿线机的操作难度线师主要在补弱性能方面。如前所述,需要茅线师匀速牵引,牵完线后,要保持转盘挣止。另外,机械穿线机需要经常校磅。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0

 



【打印】 【返回】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论内容:
×
关闭
关闭
免费电话

本通话使用电话回拨能力,完全免费
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开始通话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