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ARC家族的外衣,流淌的却是NS部落的血液”。
——异域风情的ARC-8DX羽毛球拍
关于YY ARC-8DX羽毛球拍的评测已经很多了,作为2010年的新款羽拍,速度与力量的都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自上市以来广受欢迎,热度不减。小编我试图从中挖取一些实战信息,与各位球友分享,为大家在购买羽毛球拍提供一些实用信息。
一、外观篇:
从外观来看,ARC-8DX配色太一般了,倒是漆水依然保持了YY高端拍的水准,整支拍配色基本是白色+黑色+红色点缀,整体沉稳低调,在YY的ARC家族中算是最没个性的了,你看ARC10火红般热情、ARC9女人味十足、ARC7清新素雅,呵呵!框形是ARC系列的增粗版,中杆同NS9900形似神似,先天就注定ARC-8DX是个混血的胚子,呵呵!!!
二、 参数篇
我的ARC-8DX为TW版3UG5,空拍平衡点为291MM,上BG80线23*25磅,缚杜力臣0514薄手胶后平衡点为294MM(ARC10上同样的线和手胶平衡点为300MM),从参数上来看A8应定为为平衡偏功的拍子吧。中杆的硬度同NS9900、NS9000X一样的特硬,比A10要硬,拍框形状同A10一样,只是拍框壁比A10要厚(这可能是官方标示是第一支可以上高端的原因吧),护线管从穿线时听到的声音明显比其它YY高端拍清脆度要好,感觉硬度要比其它YY高端拍的胶粒要硬,可能是纳米技术应用到胶粒中去,这样有利于上高磅吧。
三、手感篇:
ARC-8DX拿在手上感觉有点沉,比之YY其它高端拍手感都要沉(包括AT系列),其它YY高端拍给我的感觉就是拿在手上轻(AT系列、ARC10等),打起来就沉,而A8却相反,拿时沉打时轻,比A10容易驱动多了,挥拍也比A10快,打起来感觉有份量但没有造成任何折负担,长时间用都能较轻松愉快,呵呵!以前打A10状态好时没问题,体力下降和状态差时就好难驱动了,这也是我出掉A10的原因。
四、击球感:
ARC系列一直给我的感觉就是粘球,也就是击球瞬间延长球在线床上的驻留时间,这也是YY为了使ARC更有利于控球而设计的。但A8击球感却没有半点ARC系列等有的粘球感,倒象NS9900、9000X等出球干脆利落,手感扎实,一上手就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感觉就象头重版的NS9900和NS9000X,出球干脆利落,中杆超硬,力量传递直接,线路落点清淅。
五、ARC-8DX/ARC10/NS9000X性能横向粗评篇:
首先介绍三支拍的参数,这很重要,直接影响的是手感的差异。三支拍都是TW版3UG5,同上BG80线23*25磅,杜力臣051薄手胶,三支拍子ARC-8DX/ARC10/NS9000X的平衡点分别为:294MM/300MM/290MM。
1、高远球(平高球):
使用ARC-8DX已有一周多点时间了,其间在男双和单打中都应用过,热身时都刻意对拉5分钟高远球,感觉ARC-8DX的中杆细、硬,但弹性十足,只需上臂内旋手腕轻轻一闪,球从底线到底线真的太轻松了,头稍重容易借力,很省力就可以打出高质量的又高又远的高远球。同时压平高球也是非常好,球速很快。
高远球:ARC-8DX > ARC10 > NS9000X。
平高球:ARC-8DX > NS9000X > ARC10。
2、吊网(劈吊、滑板吊、轻吊等)
可能是ARC10的粘球性造成良好的控制性,各种吊网枝术的运用就得心应手,贴网率最高质量最好,NS9000X头轻型设计,控制性也稍好于A8一点点。
ARC10 > NS9000X > ARC-8DX。
3、挑球
正反手网前挑后场高球,由于NS9000X头轻型设计,感觉最轻松、线路和落点控制也最清淅的是NS9000X了,其次是ARC8,再次是ARC10了,三支拍子只要能正常驱动,这方面差别其实很小。
NS9000X > ARC-8DX > ARC10 。
4、平抽挡
由于三支拍子同属YY高端,中杆都非常出色,硬度差别不大,在中杆性能差不多的前提下,影响平抽挡手感最直接的因素是拍头的偏重度了,拍头轻挥拍快,平抽挡速度也快球速也快,NS900X平抽球速很快但线路较平,ARC8和ARC10头较重造成挥拍稍慢,球速也稍慢,但线路过网会下坠。
NS9000X > ARC-8DX > ARC10。
网前技术包括平推、封网、搓球等,这也是头轻型拍的优势,同上。
NS9000X > ARC-8DX > ARC10。
6、后场被动球:
无论正手和反手后场被动球,由于ARC8和ARC10都比NS9000X头重,中杆的弹性都非常的好,正手底线被动抽球能很好地借到力轻松抽回对方底线,后场反手球也是容易借到力及良好的中杆弹性,回球线路也相对长些,但NS9000X相对头轻借不上力,只靠中杆弹性回球要相对吃力些。
ARC-8DX > ARC10 > NS9000X。
7、杀球:
这也是大部分业余球手的最津津乐道的事了,爽就一个字,呵呵!!!三支拍都属硬杆,只不过NS9000X和ARC8比ARC10来得更硬,三者都很暴力(在AT面前就不要吹了,呵),三者中杀球最要求技术动作正确的是NS9000X,因为头轻型设计,借不上力,单靠野蛮之力是杀不出暴力的,NS9000X杀球球速快落点后,ARC8和ARC10头重型设计,可以借力,杀球发力要求就不哪么高了,只是ARC8比ARC10挥拍更轻松更快,杀出的球速稍快,落点稍尖。
杀球球速:NS9000X = ARC-8DX > ARC10。
落点尖: ARC-8DX > ARC10 > NS9000X。
暴力程度:ARC-8DX > ARC10 > NS9000X。
点杀: NS9000X > ARC-8DX > ARC10。
连续多拍杀球能力:NS9000X > ARC-8DX > ARC10
六、结后语:
其实三支拍子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一定的基础和正确的动作发力都是驱动不了的,新手就碰都不要碰了,中杆实在是硬。为了给球友选拍提供一个较直观的参考,本人打球风格是速度型偏少少暴力型,以前打NS9900和三代TI10就觉得太轻了, 有时杀球会觉得飘,用NS9000X就刚刚好,也就是各方面对我都很轻松,各项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适合我,恰恰好吧,呵呵!而用ARC8 DX就觉得是NS9000X稍稍加强了进功的版本,用起来也较轻松,无论什么状态下我都能正常驱动,用ARC10只是在状态好时能正常驱动,状态差时就驱动不了了。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YY的高端拍其实都挺棒,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羽毛球拍,呵呵,此篇非纯原创,意图与大家一起分享ARC-8DX 的特性,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ARC-8DX 的韵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