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介绍之全英羽毛球赛

编辑:楚天运动频道 发布时间:2009-11-16 点击数: 827 微信搜索:楚天运动频道小程序,买羽毛球更优惠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又称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全英羽毛球公开赛(The All England Open Badminton Championships)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具荣誉的羽毛球比赛,每年举办一次,在1898年Guildford成功举办第一次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后创建,1899年4月第一次全英比赛成功举办,但是,当时只进行有三个项目(男双、女双和混双)的比赛,男女单打都是在后来的比赛中加入的。最初的三次比赛叫做英格兰公开赛(The Open English Championships),在1977年国际羽联正式举办了官方的世界锦标赛之前,当时(尤其是在1949年第一次汤姆斯杯举办后)全英一直被公认为非官方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84年后,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由YONEX公司独家赞助。

 

    全英公开赛终止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15-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是1940-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历史

 

    创办于1899年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是国际羽坛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公开赛,其地位相当于国际网坛的“四大公开赛”、国际田坛的“黄金联赛”等著名赛事。全英公开赛由英格兰羽毛球协会主办,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停办了12年,迄今已举办了98届。全英公开赛初期,只是英国的一项国内比赛,由英国各地方协会派选手参赛,后来逐渐扩大到英联邦,成为一个较大规模的国际赛事。以往,全英公开赛一直在英国首都伦敦附近的温布利体育中心举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赛地移至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因为该市是现代羽毛球运动的发源地。伯明翰(Birmingham),羽毛球(badminton),从近似的发音就不难看出伯明翰与羽毛球的特殊关系。 

    1934年,国际羽联成立。因种种原因,此后四十多年国际羽联一直没有推出世界锦标赛,因此全英公开赛在国际羽毛界,被普通视为非正式的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她与汤姆斯杯、尤伯杯并称为世界羽坛“三大赛”。1977年,国际羽联创办世界锦标赛,但前两届世锦赛的影响力仍然无法与全英公开赛相媲美。随着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两大国际羽球组织的合并,世界锦标赛的人气才逐渐上升。


    即便如此,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全英公开赛在国际羽坛仍然占有极其重位置,是国际羽坛公认的“第一公开赛”。1983年,原国际羽联参照世界网球大奖赛的方法创办了世界羽毛球系列大奖赛,全英公开赛属于其中的一站。各站公开赛根据奖金总额的多少,定为一星级至三星级,最高的为三星级,最低的为一星级。系列大奖赛创办20多年来,随着各站公开赛奖金总额的不断增加,最高星级也不断提高,最高曾达到六星级。前几年的全英公开赛的奖金总额一直定为12.5万美元,按规定只能被国际羽联列为四星级赛事。虽然低于韩国公开赛、中国公开赛、丹麦公开赛、中国香港公开赛等高星级赛事,但在每一位羽坛官员、羽毛球选手和羽毛球爱好者的眼中,历史悠久、名声显赫的全英公开赛仍是每年最重要的国际公开赛。从2007年起,世界羽联取消公开赛的“星级”分类法,代之以超级赛、黄金大奖赛、大奖赛等这一新型分类法,超级赛为最高级,地位特殊的全英公开赛很自然地跻身全年十二大超级赛之列。

    走过百年春秋的全英公开赛,见证了不少超级球星的诞生。以关注度为高的男单为例,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马来西亚名将黄秉璇、庄以明,六十年代的欧洲巨星柯普斯(丹麦),七十年代的印尼名将梁海量、林水镜,以及后来的弗罗斯特、赵剑华、盖德、林丹等,均在全英公开赛铸就霸业。全英赛,也是无数场惊世之作的见证地,赵剑华大战弗罗斯特,“丹麦金童”盖德生擒“印尼神童”陶菲克,以及2000年那届比赛夏煊泽的横空出世,这些经典赛事一直是中国羽毛球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第一位包揽奥运会、世锦赛男单金牌的陶菲克,惟独缺少一枚全英赛金牌,如今“印尼神童”已走过巅峰期,全英赛冠军只能成为他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梦想。

 

历届全英赛举办地

1899 – 1901 HQ of the London Scottish Rifles Buckingham Gate
1902 – Crystal Palace Central Transept Sydenham Hill
1903 – 1909 London Rifles Brigade's City Headquarters Bunhill Row, Islington
1910 – 1939 Horticultural Hall behind the Army and Navy Stores Vincent Square, Westminster
1947 – 1949 Harringay Arena, North London Stadium North London
1950 – 1956 Empress Hall Earls Court
1957 – 1993 Wembley Arena Wembley, London
1994 – National Indoor Arena Birmingham

 

历届冠军

 

    作为世界羽坛历史最为悠久的赛事开办于1899年,全英羽毛球锦标赛,虽然仅为4星级,总奖金也只有12.5万美元,每年却能吸引所有高手到来。手们看中的是它的历史,设想能在这项历史最悠久的比赛的冠军榜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以下特别回顾从2001年到2009年全英赛历届冠军:

 

年份
男单冠军
女单冠军
2001
高佩查德(印度)
龚智超(中国)
2002
陈宏(中国)
马丁(丹麦)
2003
哈菲兹(大马)
周蜜(中国)
2004
林丹(中国)
龚睿那(中国)
2005
陈宏(中国)
谢杏芳(中国)
2006
林丹(中国)
谢杏芳(中国)
2007
林丹(中国)
谢杏芳(中国)
2008
陈金(中国)
拉斯姆森(丹麦)
2009
林丹(中国)
王仪涵(中国)

 

 

年份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
2001
Tony Gunawan Halim Heryanto(印尼)
高崚/黄穗(中国)
张军/高崚(中国)
2004
Tae-kwon Ha Dong-moon Kim(韩国)
高崚/黄穗(中国)
金东文/罗景民(韩国)
2003
Candra Wijaya Sigit Budiarto(印尼)
高崚/黄穗(中国)
张军/高崚(中国)
2004
伦加德/埃里克森(丹麦)
高崚/黄穗(中国)
金东文/罗景民(韩国)
2005
蔡赟/傅海峰(中国)
高崚/黄穗(中国)
罗伯特/埃姆斯(英国)
2006
伦加德/埃里克森(丹麦)
高崚/黄穗(中国)
张军/高崚(中国)
2007
陈文宏/古健杰(大马)
魏轶力/张亚雯(中国)
郑波/高崚(中国)
2008
郑在成/李龙大(韩国)
李孝贞/李敬元(韩国)
郑波/高崚(中国)
2009
蔡赟/傅海峰(中国)
张亚雯/赵婷婷(中国)
何汉斌/于洋(中国)

 

 

 

中国选手在历届全英赛中获得的冠军

 

1982年:张爱玲(女单)、林瑛/吴迪西(女双)
1983年:栾劲(男单)、张爱玲(女单)、吴健秋/徐蓉(女双)
1984年:李玲蔚(女单)、林瑛/吴迪西(女双)
1985年:赵剑华(男单)、韩爱萍(女单)、李玲蔚/韩爱萍(女双)
1986年:(无)
1987年:李永波/田秉毅(男双)
1988年:辜家明(女单)、李永波/田秉毅(男双)
1989年:杨阳(男单)、李玲蔚(女单)
1990年:赵剑华(男单)
1991年:李永波/田秉毅(男双)
1992年:刘军(男单)、唐九红(女单)、姚芬/林燕芬(女双)
1993年—1995年:(无) 
1996年:葛菲/顾俊(女双)
1997年:董炯(男单)、叶钊颖(女单)、葛菲/顾俊(女双)、刘永/葛菲(混双)
1998年:孙俊(男单)、叶钊颖(女单)、葛菲/顾俊(女双)
1999年:叶钊颖(女单)
2000年:夏煊泽(男单)、龚智超(女单)、葛菲/顾俊(女双)
2001年:高凌/黄穗(女双)、张军/高凌(混双)
2002年:陈宏(男单)、龚智超(女单)、高凌/黄穗(女双)
2003年:周蜜(女单)、高凌/黄穗(女双)、张军/高凌(混双)
2004年:林丹(男单)、龚睿那(女单)、高凌/黄穗(女双)
2005年:陈宏(男单)、谢杏芳(女单)、蔡赟/付海峰(男双)、高凌/黄穗(女双)
2006年:林丹(男单)、谢杏芳(女单)、高凌/黄穗(女双)、张军/高凌(混双)
2007年:林丹(男单)、谢杏芳(女单)、魏轶力/张亚雯(女双)、郑波/高凌(混双)
2008年:陈金(男单)、郑波/高凌(混双)
2009年:蔡赟/付海峰(男双) 林丹(男单) 张亚雯/赵婷婷(女双)王仪涵(女单) 何汉斌/于洋(混双)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0

 



【打印】 【返回】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论内容:
×
关闭
关闭
免费电话

本通话使用电话回拨能力,完全免费
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开始通话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