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热荐电影-《阿凡达》介绍、影评、剧照全攻略

编辑:楚天运动频道 发布时间:2010-01-04 点击数: 560 微信搜索:楚天运动频道小程序,买羽毛球更优惠

 

    其实《阿凡达》这部片子和羽毛球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在我们的论坛里,在我们的球友之间大家都在谈论着这样一部影片,这是我们第一次给大家推荐电影。球友们都是可爱的,他们说,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有羽毛球,还有生活,我们爱打羽毛球,我们更热爱生活。既然众多的球友要求,那么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阿凡达的资料和剧照,希望大家能喜欢。

 
剧情简介:

     故事从地球开始,杰克·萨利(jake sully,萨姆•沃辛顿 饰)是一个双腿瘫痪的老兵,他觉得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去战斗,因此他对被派遣去潘多拉星球的采矿公司工作欣然接受。
    这个星球上有一种别的地方都没有的矿物元素“unobtanium”,能够吸引人类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拓荒的原因就是它“unobtanium”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产业。但是问题是,资源丰富的潘多拉星球并不适合人类生活,这里的空气对人类致命,本土的动植物都是凶猛的掠食者,极度危险。这里的环境也造就了与人类不同的种族:10英尺高的蓝色类人生物“na"vi族”。na"vi族不满人类拓荒者的到来,也不喜欢人类的机器在这个星球的土地上因为到处挖矿而留下的斑斑伤痕。
  由于潘多拉星球环境严酷,人类传统的宇航服、机甲都不足以保护矿工,于是科学家们转向了克隆技术:他们将人类dna和na"vi人的dna结合在一起,制造了一个克隆na"vi人,这个克隆na"vi人可以让人类的意识进驻其中,成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由活动的“化身”。然而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操纵这个克隆na"vi人,只有dna与他身上人类dna配型相符的人才有这样的能力。
  杰克•萨利的哥哥是这个克隆na"vi的人类dna捐献者,他就可以操纵这个克隆na"vi人,然而他被杀死了,采矿的公司为了不让砸下去的钱白砸(克隆na"vi人价格不菲),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代替他操纵克隆na"vi的人,这个人的dna还必须和其配型相符,于是他们自然就找到了杰克•萨利,杰克•萨利对此很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他又能走路了。
  几年后,杰克•萨利到了潘多拉星球,他发现这里的美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不过很快他就体验到了这里的危险,一头毒狼(潘多拉星球一种本土生物)与他狭路相逢,眼看就要被吃掉,一支箭射死了毒狼,杰克得救了。救他的是na"vi族的一个女孩(佐伊•萨尔达娜 饰),杰克从她口中了解到了更多潘多拉星球的知识。
  na"vi族人一直以来都与潘多拉星球的其他物种和谐相处,过着一种简朴天然的生活,杰克在和这个na"vi女孩的相处过程中逐渐转变了对人类来这里采矿的看法,他意识到他已经找到值得为之战斗的东西了。
  不过杰克•萨利如果要加入na"vi族人对抗人类入侵者的战争,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并不能永远呆在“化身”中,当“化身”——克隆na"vi人睡觉时,他就会回到自己半身不遂的人类身体中,只有通过专门的连接设备才能重新回到“化身”中。一旦与自己的同胞为敌,他就失去了与“化身”结合的可能,只能困在残疾的身体里,并失去那个他越来越喜欢的na"vi女孩。

[NextPage]

 
 
 

 
 
开启好莱坞电影的崭新时代来总结《阿凡达》
  
  这部卡梅隆耗时4年半制作,总斥资接近5亿美元打造的《阿凡达》不仅开辟了电影3D技术的新天地,其带给人的视听感受也是划时代的。它将一度被家庭投影和蓝光高清DVD狠狠冲击的电影院们终于拉回到了影迷视线的焦点,一个电影史上的新纪元就此开启。
  
  愧而为人,傲而为人
  
  《阿凡达》的故事围绕一位战斗中负伤而下身瘫痪的前海军战士Jake Sully展开,他决定替死去的同胞哥哥来到潘多拉星操纵人类基因与当地Na'vi部族基因结合创造出的 “阿凡达” 混血生物。Jake的目的是打入身高九尺、身后长尾,蓝皮肤黄眼睛的Na'vi部落,说服他们自愿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从而使人类能在SecFor公司的带领下砍伐殆尽该地区的原始森林,开采地下昂贵的“不可得(unobtainium)”矿石。
  
  这共162分钟的故事里有探险、挑战、爱情,有大爆炸大冒险大动作,也有熟悉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有欲擒故纵的传奇剧式套路,并非完美。尽管如此,《阿凡达》情节本身的动人之处也足够余音绕梁。这份动人,来自于剧中尽管有些脸谱化,却又真实得可怕的正反面人物对比。头号反面人物上校Miles Quaritch是鹰派军事打击力量的代表,身先士卒骁勇善战,那真是男人中的男人,精英中的精英;但与此同时,他对一切外来文化物种都傲慢拮据、食古不化——这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狂人柯蒂斯·李梅将军和“越战推手”的马克斯维尔·泰勒将军何其相似! 而只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SecFor公司经理Parker Selfridge尽管思维单调定势,在目睹Na'vi人家园之树焚毁时依然表现出了一丝难得的憾意。主人公Jake是在剧中发生人生观世界观转变的“开眼”之人,其天真流露与心灵成长的经历之动人自不必说,但比较天人合一的Na'vi公主Neytiri,还是后者的生命力更流光溢彩,就跟她生活的潘多拉星一样,生机盎然,比野草还要顽强。
  
  当剧中上校Miles Quaritch称Na'vi们为“野人”,Parker Selfridge叫他们“蓝猴子”时,我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则是《出类拔萃》一书中美国政府精英口中的东亚“黄色小人儿”;是中东的“恐怖分子”,是拒绝拆迁破坏社会和谐国家建设的“刁民”“*民”。随着人类“天下万物皆为我有”的贪婪触角一点点伸入那么美丽的Na'vi家园,就好象我们自己的足迹在这个星球上不顾后果的肆意扩张一样,“愧而为人”是我能发出的仅有慨叹。但当我随着Jake的眼睛去观察体验那妙不可言的潘多拉瑰奇世界之时,跟着他体会重生、爱情、尊严和救赎,又不得不为身而为人的这份执著深感骄傲。我们复杂、矛盾,罪孽深重;但同时也单纯、脆弱,希望永存。
  
  这样的感觉与看完《泰坦尼克》之后很相似:明知是好莱坞的俗套,但为其情真意切之极,依然感动得无怨无悔。
  
  
  技术革命
  
  今年早先体验过《死神来了4》的3D效果,不甚满意。画面纵深分层,与三维立体画效果类似,但并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阿凡达》开场仅几分钟,真正身临其境的效果便立时出现。Jake Sully从飞船的休眠仓中醒来,置身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为了表现Jake的悬浮,此时镜头同位滚动,而观影效果则是荧幕焦点静止,座位上的人——我自己——在飘!Jake成为“阿凡达”混血生物进入潘多拉星原始森林之后,那些丰富多样的草本植物似乎就在人鼻子底下,触手可及;Jake第一次看到一片倒置伞状的巨型多层红色花朵时,那些阳光般伸展的针叶花瓣几乎就覆盖着前面观众的脑袋,伸伸脖子说不定你也能碰到。更不用提那些漫天飞舞的“灵魂树”种子,它们像雪花,又像海洋中透明的水母,环绕着电影中的人物,也包围了屏幕前的每一个人,让你屏气凝神,让你目不暇接,让你彻底迷失在潘多拉星的奇幻迤逦世界中无法自拔。
  
  这种因景致美极而造成的深切撼动,我只在第一次见到蓝水晶般清澈见底的加勒比海水时体会过,只在亲历海底珊瑚礁森林五彩缤纷触手可及的热带鱼群时感叹过,只在观看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之旅》穿越黑洞的神作时赞美过。在《阿凡达》中,卡梅隆把他亲手打造的潘多拉奇幻世界以体验的方式呈现在了观众眼前,这在电影史上绝无仅有。
  
  为了能百分百的表现潘多拉这个奇绝的梦幻世界,卡梅隆使用了三项突破性技术:虚拟摄像技术、表情抓取,和联合数字立体摄影机(fusion camera system)。
  
  虚拟摄像机技术目前为止还主要用于3D虚拟世界游戏,比如《塞尔达传说》系列游戏,游戏者控制虚拟世界中自己的人工智能体,将人物行为信息实时双向反馈,人物所处的三维立体环境随着其动作位置变化实时发生变化。在《阿凡达》中,演员佩戴无数感应器进行“行动抓取”,电脑对抓取的数据直接进行处理,将其所代表的虚拟人物按预制比例直接显示在监控器上,从而使导演能实时观测虚拟人物与虚拟电子潘多拉世界的交互效果。
  
  表情抓取指抓取演员表情的电脑图形技术。卡梅隆在洛杉矶的Playa Vista建立了一个比一般表演抓取工作室大5倍的专门舞台(the volume),安装了120个固定摄像头,全角度抓取演员表演的全部信息;扮演Na'vi人的演员同时佩戴一个特制的帽子,由一部微型摄像机详细记录其在表演中面部表情的一切变化。卡梅隆希望借此传输95%的演员表演和面部表情信息到他或她的数码虚拟人物身上。结果便是无比逼真的成像效果,观众完全无法区别真人与虚拟人物的交互。
  
  联合数字立体摄影机则是导演卡梅隆和数字摄像技术创新者,摄像师Vince Page共同开创的3D立体摄像系统。此系统使用两台索尼HDC-F950 高清摄像镜头,如同人的左右眼一样距离大约70毫米同时拍摄,随着人物距离镜头远近的变化自动调整左右两个镜头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传回相应的EVS XT[2]成像处理系统进行合成,制造出最类似人眼的立体景深感受。联合数字立体摄影机如今已被广泛用于了不少3D电影的拍摄,包括卡梅隆自己使用同一技术拍摄的3D纪录片《深海异形》。
  
  没有这三项技术创新就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潘多拉星体验,观众就不能切身体会那种神秘、迤逦、瑰奇,不能感受身骑龙鸟翱翔的速度、不能领会漫游夜森林的色彩,不能感知生命之树的呼吸与呢喃。而这一切的感受都是属于影院的,是确保故事逼真情感真切的关键。
  
  
  新时代到来
  
  导演卡梅隆在《泰坦尼克》之后沉寂多年,从2005年起着手筹拍《阿凡达》,四年半的时间里自己研发3D摄像机,搞技术创新。这位早年曾是卡车司机,受到库布里克《2001:太空之旅》启迪才走入电影界导演的蛰伏能力实在非同小可。
  
  《阿凡达》的故事整体其实有点像《泰若星球》(Battle for Terra),有点像《天空之城》,又有点像《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和《风中奇缘》(Pocahontas),再或者《第九区》(District 9),同时还透着“圈地运动”、 “殖民扩张”、“越战”、“拆迁”、“森林砍伐”等很多历史血案和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的残酷影子。这份左派的社会责任感,是让我在卡梅隆无以伦比的电影技术革命之外最佩服他的一点。电影中特意提到了人类“以恐怖主义对付恐怖主义(fight terror with terror)”和“预先军事打击”的野蛮残忍,这其实针对哪个政府什么现象,相信所有的观众都心知肚明。
  
  毕竟,一部只有技术进步的电影只能停在电影学院的教科书上,却无法停留在影迷心里。像Michael Bay的《变形金刚2》那样的好莱坞电影,再多的技术投入,再炫的视觉效果,再复杂的打斗场面,也只是一场缺乏真情实感的噱头,徒增头痛。而卡梅隆的《阿凡达》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它空前的3D技术,不仅因为它无以匹敌的视觉效果,不仅因为它耗时4年半花费5亿的精心锻造,最重要的是它有良心,它讲了真话,它站在资本和权力的对立面,它让我们审视人类自己。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电影永远的“生命之树”——电影院内进行。

[NextPage]

 
 

 
《阿凡达》影评
 
    据国外媒体报道,3D巨制《阿凡达》(Avatar)昨天在英国伦敦举办了全球首映,目前得到的反响非常不错,我们摘录了一些影评如下:
    《好莱坞记者报》(The Hollywood Reporter):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证明了他的确是“世界之王”,作为视觉特效技术大军、生物设计大军、动作捕捉大军、替身演员大军、舞蹈演员大军、演员大军、音乐和音响大军的总统帅,他用让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带进了21世纪,这就是《阿凡达》(Avatar)。
    英国《太阳报》(The Sun):这是近十年来最耀眼的电影,最后一场大战足有20分钟长,让人血脉贲张。
《帝国》(Empire)杂志给了这部电影5颗星的满分:巨大惊喜的体验,新技术让导演可以像沙盘推演一样拍电影。
    《卫报》(Guardian)的Mark Brown:《阿凡达》不会让你不舒服,也不是场灾难,比预期的要好,到场的其他记者给出的也都是好评。人们期待《阿凡达》是一部糟糕的影片的期望没能实现,这是部好电影。
    《综艺》影评人托德·麦卡锡(Todd McCarthy):“卡梅隆这部历时十余年打造的史诗巨作呈现了独一无二的宏伟场面,壮观的视野,激动人心的叙事以及回归自然的主题。继《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并雄踞全球票房冠军的12年之后,卡梅隆再一次奉献出一部将吸引全球目光的电影。”
    《好莱坞报道》影评人柯克·哈尼克特(Kirk Honeycutt):“卡梅隆运用了他掌握的所有视觉工具,像一位战略大师一样引领着观众,为众人展示战斗中的每一个转折,展现每一个改变故事进程的勇士们的死亡与怯弱者的表情。大银幕因为这些动作戏还有振奋人心的音乐而更加栩栩如生。”
    英国《泰晤士》报:“没有任何电影事件能够超过《阿凡达》,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气势恢宏的:不管是野心或是视觉效果,又或是开创性的制作技术,甚至于令人咋舌的制片成本。”
《太阳报》:最后的决战长达20分钟,震撼无比……势不可挡,你完全被带进片子里和那些人物、故事融为一体了。
    Awardsdaily网站的Sasha Stone:《阿凡达》钱花得物有所值,纳美人在银幕上一点也不假,他们是巨大的漂亮的神奇的生物。《阿凡达》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别的电影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我被这个故事感动了……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任何电影,它绝对会让你吃惊。今年有很多好电影,但还没有几部伟大的电影,《阿凡达》就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奥斯卡方面,视觉效果的竞争已经结束了,还有音响,也许还有剪辑、艺术指导,此外原著剧本、最佳影片和霍纳的配乐也应当获得提名,如果他们不给卡梅隆最佳导演的提名一定是疯了,只有偏见或与世隔绝的评委才会忽视这部影片。
    ComingSoon.net的Scott Chitwood给了《阿凡达》9分(满分10分):影片充满想象力,CG做的非常逼真,萨姆·沃辛顿的表演给人印象深刻,佐伊·萨达娜虽然没有露面,但她通过CG动画展现出来的表演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影片唯一的弱点是故事,类似的故事已经有很多,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NextPage]

 

 

 
 
《阿凡达》先睹为快:无可挑剔的大师诚意之作
  
  在香港抢先看完了3D版的《阿凡达》,回到住处,便忙不迭地打开笔记本,开始写影评,把先睹为快的感受尽快与博友们分享。可是,对着空白的屏幕,忽然间竟然写不出文字来。一向善于对国内烂片大批特批、对好莱坞商业片指手画脚的我,此刻,面对一部大师的、充满诚意的完美作品,居然找不到什么词汇来赞美。
  
  我想,这可能是当代影评人共有的悲哀。这么多年,我们挑剔的眼睛看到了太多挂羊头卖狗肉,拉大旗扯虎皮的骗子导演和骗子电影。我们的笔已经习惯于批判,而不习惯于赞美了;多年持续的失望,让我们几乎渐渐不再相信,好莱坞和我们的大导演们能够拍出一部让我们叫好、激动、回味隽永的佳作来。
  
  用一句话来说,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俨然就是我当年通过VCD刚刚接触到国外大片时的那种兴奋与激动,比如《真实谎言》《亡命天涯》《勇敢的心》。我还记得,那时候卖碟的哥们儿向我推荐《勇敢的心》时说的那句话,”这片子我看了20遍了,每次看,都很激动!“ 那时候,我相信他的话,因为我也有同感,那些电影,为我们这批70后打开了一个世界——当你看到另外一个更精彩的世界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激动?!
  
  我失去这种感觉很久了!电影对我,已经成了陈词滥调,没有惊艳,甚至没有惊喜,我越来越多地利用快进来看碟,甚至对有些电影只看看预告片。
  《阿凡达》的确是天神下凡,一瞬间——就如影片的对白所言——让我又成了一个孩子。毋庸置疑,影片对于3D技术的使用堪称完美。其完美就在于,没有炫耀,而是真实到了让你几乎意识不到的境界。影片没有令人眩晕的重影,也没有令人呕吐的视觉错位,有的是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层次分明的远景与近景,以及触手可及的动物、植物和人类。当然,捕捉影像的是摄影机,所以,近景仍然有虚焦的现象,远景依然会模糊——这些方面还无法替代真实的视觉。尽管如此,这样真实得近乎无形的3D效果,还是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导演不愧为大师,先从我们熟悉的日常情景入手,办公室、实验室、军用飞机,等等,先让你体会3D的效果,然后随着外星历险的深入,逐渐向你展示一个神奇的、立体的、完全想象出来的外星世界。
  
  导演像一个极具经验的导游,带领着所有游客,一步一步地观赏一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外星球,那里的山山水水,飞禽走兽,芸芸众生。含羞草一般的美丽鲜花,类似超级犀牛的食草动物,凶悍嗜血的陆地兽王,狼群一般的凶残而灵巧的食肉动物 …… 一番白日的历险之后,男主人公邂逅了女主角,这是,影片呈现出了完美的浪漫夜景,具有灵性的青苔山路会随着你的脚步而点亮前方的道路,漫天飘落的、类似蒲公英的神花暗示女主角的爱情与宿命,在悬崖峭壁后的柳暗花明处征服属于自己的飞鸟,等等。影片的前半部分完全是一次美丽浪漫的外星旅程,卡梅隆在向世人展示他的想象力与浪漫。
  
  随着男女主角灵肉结合,影片达到了浪漫的顶峰,突然急转直下,人类军队采伐破坏的脚步声和喧嚣声,一下子惊醒了所有人的美梦。从此,美丽的星球陷入了浩劫,神树、家园、仙境被贪婪的奸商和好战的军官肆意蹂躏。有良知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们,在权势与武力面前,毫无发言权。当女科学家告诉为首的商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灵性,他们会相互传递破坏者的信息,这个星球有比互联网更为强大的生物网络的时候,那个商人愚昧而狂妄的大笑,让人感觉很悲哀,这就是我们人类的领导者!
  
  影片最后的大战让人血脉喷张,这已经不再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而是自然与反自然,天意与逆天意之间的战争。当外星勇士死伤殆尽,竭尽绝望的时候,那些以前嗜杀的猛兽、猛禽忽然从天而降,加入了保卫潘多拉星球的队伍,与所有大自然的保护者并肩作战,这一幕,的确让人感慨良多——星球、宇宙并不仅仅属于人类!
  
  影片的发展,也正如我的影评,以3D开始,却渐渐偏离了3D,而完全融入了故事。最后,当观众为主人公的命运唏嘘不已的时候,你一定同时会去思考影片严肃的主题——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才是大师之作,这才是一个电影大师应该通过电影传递给世界的信息。
  
  回顾通篇,卡梅隆对于潘多拉星球以及纳维人的设置别具匠心,比如说,纳维人可以用大辫子来与动植物沟通,这其实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沟通,正因为在那个星球,人与自然可以相互对话,所以人类可以尊重自然,可以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我们这些地球人,却没有这样功能。比如说,女主人公为了救男主角,杀死了一群类似狼的猛兽,她会跪下来,为那些狼而祈祷,因为它们也是平等的生灵,它们嗜血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捕猎的时候,猎手们依然会对猎杀的动物说一句,你的灵魂将与神同在,你的肉体将变成我们的一部分,导演在渗透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再比如,神树,作为星球上最大的一颗大树,成为当地人的聚居场所,它庇护者所有的人——这其实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包容关系。当神树被毁的时候,所有人痛苦流涕,这种纯朴的对自然的敬畏与亲缘,是不是提醒我们地球人,我们已经背离得太远了?!
  
  《阿凡达》真正让我激动的,让我觉得它近乎完美的,其实并不是3D特效。而是卡梅隆,作为一个以商业片成名的导演,在一部花费12年,耗资5亿美金的纯商业目的的影片中,能够不惜笔墨地去表达一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能够在赚钱的同时,不忘记一个顶尖导演和一部风靡全球的大片的社会责任,这一点尤其让人钦佩。也正因为这一点,《阿凡达》由成功变成了伟大!
  
  再看看我们国内的电影导演,想想我们今年贺岁档上演的一幕幕丑剧和闹剧。我想说,中国导演,你们只会利用那么点名气来骗钱!难道打着娱乐电影的旗号,就可以抛弃掉所有艺术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把娱乐变为愚乐吗?《阿凡达》给出了答案,它所传递的强烈的环保精神、尊重自然的哲学以及对贪婪的政经权贵的嘲讽与批判,等等,应该让中国的所谓大导演们从心里感到汗颜!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0

 



【打印】 【返回】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