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世界羽坛,中国队强势依旧:连续第三次蝉联苏迪曼杯;世锦赛上包揽除混双之外的四个冠军;最高级别的12站超级赛中,虽然缺席年初的马来西亚和韩国两站,依旧以31个冠军头衔独占鳌头。
球员方面,奥运会后放言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时代的林丹用自己的行动让“丹时代”如期而至;张宁、谢杏芳的退役并没有让中国女单丧失优势,朵朵小花竞相开放。同样的情形出现在女双组,赵芸蕾、成淑、马晋、王晓理、田卿、潘攀等人已经能够接过高崚们的班。略有遗憾的是男双,“风云”仍然需要孤军作战。
男单:丹时代如期而至
8月的印度,林丹连续第三次登上世锦赛最高领奖台,前无古人。更重要的是,从06年至今的四年时间里,林丹在全部的世界大事中(一次奥运会、三次世锦赛、两次苏迪曼杯、两次汤姆森杯)包揽冠军。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08年中国大师赛上,林丹说希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如今,毫无疑问,“丹时代”如期而至。
除了世锦赛和苏迪曼杯以及全运会上堪称完美的表现,在今年的超级联赛中,林丹一共参加了6站,拿到了四个冠军一个亚军。更让林丹对手恐怖的,是超级丹的改变。世锦赛决赛失利后,印尼人索尼无奈地表示,这场球他已经打得很好了,但林丹实在是太强大,节奏上快慢自如,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正道出了现在的林丹最可怕之处。比之于几年前那个激情四溢的超级丹,如今的林丹给人以低调的感觉,余秋雨对于“成熟”两字的定义仿佛是在为他量身打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形容这样的心态,林丹自己的话非常朴实,“对于胜利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渴望,但输球可以接受。”而在以前每次比赛都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不允许自己输掉比赛。成熟了的林丹更是学会了反向思维,去印度之前他甚至表示现在遇到的困难越多,对于坚持到伦敦奥运会更有裨益。“08年那会儿我的难度可能是100%,奥运之后就变成了120%,难度更大。我希望难度的不断增大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坚持到伦敦的一个关键,如果太顺了可能对自己倒不好。”
正是有了这样的心态,林丹才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如果从国际羽联所有比赛来看的话,我不是最突出的,李宗伟和鲍春来都拿了四个冠军,大家都比较平均。”
李宗伟拿到的四个冠军分别是马来西亚、瑞士、印尼、香港四站公开赛,在瑞士巴塞尔,李宗伟全年唯一一次战胜林丹。鲍春来的四个冠军相对而言含金量并不是很高,新加坡和日本两站超级赛都缺少林丹、李宗伟的身影,德国和亚锦赛更非羽坛的顶级赛事。
09年对于陈金无疑是不太幸运的,由于时断时续的伤病,他在今年大赛中一无所获。
女单:幸福的烦恼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随着张宁的退役和谢杏芳的状态下滑、心怀去意,谁将接班一姐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王仪涵用一个日本超级赛的冠军率先开始抢班夺权,但王琳不甘人后连夺丹麦、法国两站超级赛冠军。进入09年,王仪涵一举在国羽奥运新周期的第一个访欧之旅中囊括三项桂冠,又成为苏迪曼杯的女单主力,一时间“女单新一姐”似乎将在二王之间产生。
但奥运会丢掉铜牌、一度陷入低迷的卢兰用世锦赛王冠来宣告:一姐之争不要忘记我!在印度,卢兰完美“复出”,6场比赛全部是以2-0获胜,其中后四个对手的名字是王晨、拉斯姆森、王琳、谢杏芳。
紧接着的常州大师赛,卢兰主场作战,先胜蒋燕皎,后又打破逢周蜜不胜的魔咒,“新一姐”呼之欲出。但小将王适娴证明这样的判断还为时过早,四分之一决赛淘汰王仪涵、半决赛击败卢兰,随后又在决赛里完胜王琳,19岁的江苏小姑娘一瞬间进入人们的眼帘。
除了这些站在竞争前沿的人物外,一批中生代球员如蒋燕皎、汪鑫等人也不可小觑,汪鑫在常州大师赛优异发挥、蒋燕皎勇夺中国公开赛冠军就是明证。而在全运会中,即便如韩利、李雯这样被国家队调整回地方87、88年龄段的队员,也有着击败大牌明星的纪录。
繁花满地的同时,是中国女单在09年羽坛上的统治力:苏杯一分未丢,世锦赛冠军,参加的10站超级赛中只有两站赛事的冠军旁落。但也有提出这样的担忧,没有出现张宁、谢杏芳这样绝对的领军人物,中国女单在关键场次是否会缺乏核心?
李永波打消了这种疑虑,他同样用张宁、谢杏芳来举例子,“02、03的时候,谢杏芳和张宁也不是最突出的。她们也是经过磨练,才确定自己的位置。如果现在就确定谁来接替,那并不是很好的现象。我想现在的情况时最理想的,6-7名选手都是世界一流,她们每个人都能在场上战胜最顶级的选手。”
对于女单组的现状,李永波进一步分析道,“现状的6-7名选手属于两种不同的打发类型。一种是王琳、王仪涵、卢兰这样进攻型的,还有就是蒋燕皎、王适娴、汪鑫这样全面型的。两种类型打法的选手在一起训练,互相竞争、互相提高。”不管谁最终将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始终都是中国女单的胜利。李永波自信地表示:“2011年的时候一定会有张宁、谢杏芳的替代者出现,到了2012年奥运会的话,可能中国女单的优势会更大。”
国际羽坛,徐怀雯退役,皮红艳、姚洁等人尽管苦苦支撑但状态大不如前。08年风光无限的周蜜在今年也仅仅夺得印尼赛冠军(中国队未派出全部主力),唯一能与中国队抗衡的只剩下了丹麦人拉斯姆森,不过在全年的最后四站超级赛三次输给汪鑫,足以说明国羽的强大。
男双:“风云”依旧孤军奋战
毋庸讳言,男双整体实力依然是国羽的“软肋”。
后奥运时代的几站公开赛,“风云”被临时拆散各自搭配年轻队友参赛,既是为了让蔡赟和傅海峰能够在比赛中言传身教,也寄寓着教练组试图找到更为完善的组合的愿望。但进入09年,“风云”依旧是携手出现在国际赛场。
从个体来讲,他们绝对是当今最有实力的男双之一。尽管今年两人只取得了两个冠军,但这两个冠军分别是全英赛和世锦赛。付海峰总结2009年时,表示对于自己在今年的表现很满意,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奥运会决赛失利后,我和蔡赟有些怀疑自身实力,但是通过全英赛的问鼎我们又找回了相互的信任和信心。”
除了蔡赟、付海峰之外,男双组的其他选手表示实在乏善可陈。徐晨/郭振东尽管拿到了大师赛的冠军,但那是在几乎没有国外高手参加的情况下,且蔡赟因伤在决赛中弃权。此外,除了全英赛和大师赛的两个冠军,中国男双选手再无其他建树。不过,虽然没有取得突出成绩,但几位90年出生的小将如柴飚、张楠、刘小龙等人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是让主教练张军看到了希望。
韩国搭档郑在成/李龙大有四个超级赛冠军入账,马来西亚组合陈文宏/古健杰经历过一段消沉后重新振作,一举拿下三个桂冠,奥运冠军马基斯/亨德拉由于伤病影响在上半年没有怎么配对参加比赛,在年关时分连拿日本和法国两站冠军。丹麦组合鲍伊/莫根森在韩国站上了最高领奖台,他们同样跻身于当今男双最高水平之列。
女双:顺利交接班
杨维、张洁雯、高崚、魏轶力,北京奥运会后女双组其实是减员最严重的。但是中国女双的强大在于,即便是派二队的小队员出去打超级赛,其他国家队的选手想要战而胜之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2009年,除了世锦赛外,中国队参加的10站超级赛里拿到了9个冠军,可以说女双组已经成功实现了交接班。
杜婧/于洋是整个组的轴心骨,用主教练陈其遒的话说就是“有了她俩在前面冲,其他的年轻选手就有了保护伞,尽量少的受到外界方方面面的干扰。”不过,由于杜婧的伤病,上半年两人几乎没有打什么比赛,杜婧是打着封闭参加苏迪曼杯的。经过7月份在青岛的封闭集训,两人出现在世锦赛赛场,却在半决赛里输给了张亚雯/赵婷婷。杜婧坦言,是9月份中国公开赛的冠军让她们重新证明了自身的实力,到全运会夺冠时,杜婧说自己提出了一个“非分”的要求,“希望卫冕2012年奥运会金牌。”
年轻选手可不希望像陈其遒说的那样在“保护下”生活,她们更希望冲到最前面。马晋/王晓理依靠上半年三个低级别赛事的冠军为自己挣得了世锦赛的门票,并在年底的日本、法国和中国香港三站超级赛中连续问鼎,跃升为主力层之一。
奥运会后,年轻组合成淑/赵芸蕾便用日本站、中国大师赛和澳门站比赛的三连冠作为自己升入一队的开场秀,但是在09年,两人只拿到了全英、印尼、法国、大师赛四个亚军。赵芸蕾说,“由于刚出来时别人研究的比较少,所以比赛会相对好打一些。现在人家重视了,我们的特点经常会被抑制住了。但是我们顶过了最困难的时刻,相信会慢慢好起来的。”
混双:年末暴露隐忧
混双组在09年有着一个不错的开始。冬训之后的首个访欧之旅,何汉斌/于洋一举拿下全英公开赛的冠军。随后,马晋的出色表现很好地填补了高崚退役后留下的空缺,她同郑波的新担当相继拿下瑞士和印尼两站冠军,并且在全英、瑞士、新加坡和印尼四站超级赛中连胜奥运冠军李龙大/李孝贞。不过世锦赛的意外出局让球迷们又提起了“郑波不擅长打重要比赛”的旧话,世锦赛过后由于伤病郑波休息了一段时间,直到中国公开赛上才复出,决赛中不敌李龙大/李孝贞。
世锦赛似乎也成为了中国混双的分水岭。此前参加的4站比赛全部夺魁,此后的6站比赛里只依靠陶嘉明/王晓理拿到了大师赛的金牌。世锦赛失利,加之相继在日本、丹麦、法国、香港五站公开赛里无缘冠军,这在国羽征战公开赛的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不过,总教练李永波表示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伤病和缺乏系统训练导致的。“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伤病,一个却缺乏系统训练。郑波在全运会之后因为伤病一直没有系统训练。另外,谢中博做了手术,因此和张亚雯的组合也变得残缺不全。”
话虽如此,但相比之前,混双组目前在人员方面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何汉斌/于洋是当打之年,但在没有大伤病的情况下全年赛事只拿到一个全英赛冠军;马晋/郑波的确一度让人眼前一亮,可郑波能否在关键比赛中起到带好年轻的马晋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谢中博的心脏手术尽管很成功,但之后恢复得如何、他本人是否还有心气继续羽毛球生涯仍然是个疑问。而在年轻选手方面,还没有出现堪当重任的选手。
韩国和印尼组合依旧是最具竞争力。李龙大/李孝贞全年表现稳定,共有三个冠军入账;2007年世锦赛冠军诺瓦/纳西尔虽然参赛不多,仍然夺得了两个冠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