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雕的RD穿线法二:控制拍框变形,甜区优化最佳

编辑:楚天运动频道 发布时间:2012-10-19 点击数: 2544 微信搜索:楚天运动频道小程序,买羽毛球更优惠

  10月19日消息,下面通过实际操作来讲解RD法的这五大优点。
   

  传统线床为22条横线,从中间开始即是从第11条与第12条开始穿线,此时磅数调高2磅,这里演示的是竖线24磅、横线26磅’。
   

  要穿线的区域有两个特点,一是架拍支撑结构最稳定的地方,单边穿线可获得两个夹拍器在同一侧、同一方向固定拍框的支撑力;二是击球甜区的所在,即击球性能体验的重要区域。因为支撑稳定,所以可以在这里放心地增磅,正常情况下推荐加足2磅。因为百分之七八十的击球会发生在甜区,这个位置的球线磅数衰减得更明显,所以有必要预留更足的应力。

 

 

  横线起始TIPS:
   

  穿线的一个行业标准是:架拍时,第一次如果底盖的LO朝上,则下一次穿线LO就要朝下。拍面正反交替架拍,可以让球拍的横线胶粒左右依次开花,减少单方向的集中损耗。

 

 

  这种做法值得推崇,然而却不够直观,只有职业素养较高且又对此非常用心的穿线师来操作,LO朝上朝下才有意义。RD法可以直观地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观察第11行与第12行两条竖线的4个线孔胶粒的开花方向,来确定起始的位置。

 

   

  开花线道:有线痕,即已经走过线的胶粒。既然走过线,就不建议穿线再走。

 

  未开线道:无线痕,即还未走过线的胶粒。适合此次穿线走线。
 

  如果是经过多次穿线、横线胶粒双向都已开花的旧球拍,使用RD法就可以直接判断哪一方向的磨损情况比较严重,尽量避免再次走线于磨损较重的线道,而将起点设定在磨损较浅的线道中。

 

   

  如上图所示,不管球拍是LO朝上还是朝下架拍的,既可以选择从左边的11-12孔起始,也可以选择右边同行的孔起始。推荐的做法是:“开过花,不重复;未开花,建议走”。可以参考下图:

 

 

  升磅TIPS:
   

  此时机头的磅数已经调高2磅,即用26磅,开始穿球拍中心区域即甜区腹地的球线。此时要进一步剖析加磅操作的问题:为什么横线要加2磅,而不是1磅或者其他磅数?
   

  横线升磅5%一10%是穿线行业经过长时间的监测与试验乃至激烈的争论后形成的一个共识。在操作阶段,因为大部分球线都穿20一30磅,为了便于理解与机器操作,就形成了加1至2磅的普遍习惯。
   

  从多年的穿线经验看,加1-2磅的妙处在于:通过传统的穿线方案,哪怕最简单的穿法,都可以让市场上八至九成的碳素球拍基本把应力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里。
   

  我在2010年的4月刊上写过《激辩:横线加1磅好还是加2磅好》,当时的结论比较浅显:1磅与2磅本身都是符合穿线规范的,方头拍最好加2磅,圆头拍最好加1磅。现在从甜区性能坐标曲线图分析,加1磅的情况是甜区的面积(即红区)可以稍微增大,但击球性能曲线的最值(即红线)就会降低;加2磅的情况则相反,甜区面积减小,但击球性能曲线的最值增高。然而不管哪种情况,球拍甜区的整体“甜度”总值相差无几。
   

  “冷知识,有意思”。虽然总值不受影响,但仍然要阐明理论。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穿线师被别人考倒或者语焉不详,他的穿线技术容易招致客户的怀疑。现在,这个冷知识已经引申出了一些更现实的结论:球拍拍框太细太软的话,说明拍框容纳的应力峰值有限,如cab系列的圆头拍,只加1磅是最安全的做法。而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ArcZ小拍面球拍,虽然拍框材料已经够硬,但与cab-样,甜区面积也偏小,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也是甜区只加1磅,以免影响球感。实际操作中,通过夹拍反馈的情况,在亚甜区与非甜区位置主动减磅,可以得到常规情况下最为优化的甜区。当然,如果对球感非常自信,可以在球拍安全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加磅。
 

  横线甜区TIPS:
 

  甜区,击球者眼中的“线床性能体验最佳区域”,能量转换中的“近零损耗高效能量转换区域”,穿线师眼中的“支撑力学结构最稳定区域”。
   

  关于甜区,  “最佳体验”与“近零损耗”是路人皆知的常识。然而作为甜区性能的直接供应者——穿线师,应该更深一层地了解第三个方面“稳定支撑”。

 

 

  如上图,甜区位置在穿线时,单边可以获得两个夹拍器。在正对着的方向上,用顶力抵消拉力,且这个时候竖线的应力使球拍外扩,球拍与夹拍器是绝对挨紧的,不存在球拍在穿线机转盘上晃动的现象。所以说,这里是“支撑力学结构最稳定的区域”,适合加足磅数,最优处理。

 

 

  如上图,在非甜区位置穿线时,虽然也可以获得两个顶力中和,但球拍6点钟和12点钟位置的顶力2属内侧顶力,是在球拍的拱形曲线内部向外支撑,容易过度集中伤害框体。仿生学告诉我们,像蛋壳等拱形物,从内部往外击打,就像刚孵化的小鸡,轻轻一啄就能敲破蛋壳;而从外面击打,力量会有效分散,想破坏它必须用大得多的力量。所以,我们必须在6点钟与12点钟位置使用五齿钯状减压器,以降低这个内侧顶力的负面作用。

 

  对顶力2,另一个更负面的情况是它经常容易失效,造成最终仅是外侧夹拍器顶力1在发挥作用。因为穿线至这个位置,横竖线应力相互抵消,此时球拍的各夹拍器都会稍有松开的迹象。一松开没挨紧,则顶力2(五齿钯)无法施力,就全靠顶力1起作用。有时此处顶力过大,容易损伤球拍。最不乐观的就是横线应力过大,球拍拍面变瘦长,各夹拍器不再顶紧球拍,导致球拍在拉线的过程中左右钟摆式移动。这个过程相当于大力左右揉捏球拍面,是穿线过程中发生断拍现象的直接原因。
   

  所以说,这里的支撑力学结构不够稳定,又因为这里是非甜区,故而减磅会有积极的作用。
   

  在使用SO法的阶段,我习惯于横线只加1磅。因为如果加2磅的话,从甜区上端即第5-6条横线开始,穿线到甜区腹地即第11-12条横线附近时,球拍拍框上半部分的横竖线应力已经基本抵消掉了。此刻如果保持磅数不变往下穿,会造成拍框上半部分的横线应力过高,球拍拍头变尖;如果开始减磅,又可能造成拍框下半部分的横线应力不足,球拍拍腹即下半部分变肥。权衡过后,我觉得加5%即1磅,对SO法来说是最均衡的做法。也因为如此,我感觉so法同样存在应力单向堆积的问题,这促使我继续改进,直至产生了RD法。
   

  在使用RD法的阶段,从中间开始上下双拉操作后,对于正常的球拍,我会加足2磅。道理就像古代打仗,最好的精米白面等粮食资源都是优先供应给前线军队一样,正如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个甜区腹地的位
置,是击球体验最核心的区域,最足的磅数才能提供最好的击球力度。到夹拍器有松动迹象的时候,也刚好到了亚甜区与非甜区的位置,此时就算减磅操作,对击球性能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其实站在应力平衡的角度分析,到这个区域,减磅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前很多穿线师也是这样的,不管穿的磅数多高,前面5条横线都不超过24磅,超了既不能提供好的击球感,也容易使拍头形变,并增加断线的概率。RD法穿至这个拍头区域的时候,也会主动减磅操作。
 

  根据我自己的实验,这个区域就算只穿20磅,也已经完全足够,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非甜区无须要求高磅与应力控制。
   

  另一方面,这几条横线的横向距离比较短,容纳形变的空间比较小,所以在同样的磅数下,绷床效应比较弱,而刚性会比较强。为了使球拍各区域的刚性质趋于一致,我会推荐主动减磅的做法。

 

 

  楚天运动频道装备您的运动生活!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0

 



【打印】 【返回】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