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301C套装也到了,不过是w3的,在这要bs一下新蓝天,不送线,不送快递也就罢了,客服人员谈不上热心就也罢了,作为新蓝天这么一个在国内网购还算是老前辈、老字号的网站,客服人员居然最重要的301系列除了分A、B、C之外,没告诉我下面每款还要分头重和平衡,只问我w2还是w3,我问和yy系列的几u是如何对应的,最后就选了接近3u的w3;买完两天后看到西瓜这个帖子让我这叫一个郁闷,手上有5块拍子,但最常用的紫Ti10,杆硬头轻型,这次买301C时就想着是不是要买个头重的来换着打打,加强下后场跳杀威力,结果这些选的w3还是属于平衡型(早知道不如去优个网买了,不但赠送羽线,还有手胶,包快递)
现在拍上的是24-26的yy70(觉的不够磅,再bs新蓝天一下),缠了金万利109,平衡点在289mm的样子,挥起来感觉还是蛮沉的(相对紫TI10),真打起来的话看今晚感觉如何了;但今晚是脚崴了三周之后复出,只能尝试着动动,不一定能反映301C的真实状况。
废话半天回到重点要说的包包 ^^ 如果按照499的价格来说,不值!但那是相对于网上我们可以买到便宜的yy包包,但如果相对yy专卖店的同价位包包来说,值!
这款包优点如下:
⒈面料:非常厚实的防撕面料,摸起来质感很好
⒉设计:两个大袋,两个小袋,其中一个大袋还设计了两个网袋在其中(也带拉链,赞一个),简洁明了而且实用性强
⒊做工:每个针脚都严实合缝,没有一个线头;包边的pu面料也裹得整齐划一,不负李宁国内第一运动品牌的实力
⒋拉链:拉链不要看是小东西,其实在服装鞋帽里面占的成本可不小,用的时候如果没有一颗顺滑、结实的拉链,你才会发现它原来如此重要;这款包的拉链不仅有很漂亮的拉链头(这种拉链头比普通的成本可高不少,看起来也高档很多),还有一个防盗设计:可以上把小锁-个人建议还是免了,真遇到宵小之辈的话拿不了包里的东东,连包都拎走了,损失更大 ; )
⒌刺绣:那条横贯整个包的刺绣,漂亮!!有点中国龙的感觉,切合李宁的定位诉求,高明!!!
⒍烫字:包上共有两处LI-NING的一大一小英文字母,一个蛮大的李宁lo,都是烫金的样子,具体技术专业名词叫什么不清楚,但摸起来有凸出来的立体感,且很厚实;我用过很多puma、adidas、nike的包,用久了之后包包没问题,但上面印的字和图案都脱落得斑斑点点:可怜我的puma奔豹变成林冲了-只剩一个“豹子头” ^^。这种厚实的烫字,虽然刚用不敢下定论后效如何,但至少现在给人信心满满
说了半天优点,到缺点了:
⒈包尾部的拎手是个很好的设计,但是用料嫌单薄,真拎的话舒适度肯定不好
⒉包身上的拎把,这是最大的缺点:带子太长了!粗略感觉拎起来大概离包身有30CM的 样子,如果包里东西少轻的话,拎起来会晃悠,包里东西多的话,这么长的带子拎起来因为包重心在不停的大幅度晃动,会觉的很累,甚至有时会晃起来打到自己的脚,真是叫“内伤”;郁闷之后给俺亲爱的老妈看,老妈来了一句差点让我吐血的话:是不是设计来肩背的?看来专门的肩带是不是可以收起来了..... 不过我贤惠、温柔、善良、美丽、勤劳、坚韧、心灵手巧...(此处略去5000字)的老妈帮我搞定了这个最大问题:把带子往内折回大概3cm形成一个方块,然后四边紧密的缝起来,o了!这样四条带子都处理下来后,就和我平常背的yy包拎把长度一致,拎起来感觉也好了;再次感谢俺亲爱的老妈 ^^
在球场上看球拍的外观和在家里把玩感觉又不一样,综合了A10的配色和9900的纹饰,红线红手胶,像杀器在手,自我感觉良好 ^^
高远,咦,怎么搞的,找不到甜区 ,球也打不远,几板下来,仍然是这样的感觉;反手还不错,没有这么强烈不适应的感觉;正反手挑球还可以,但出球速度不够快,不够突然;网前小球、搓球...sorry,俺左脚还是半瘸状态,走路正常,不能发力,更不敢左右快速移动,所以今天所有的小球都只能饮恨 平抽快挡,欠奉,今天对手水平不高,虽然是双打,但极少平抽快挡的打法,也无充分展示和体验,但接了几板追身球,感觉反应还是比较敏捷,无蠢重之感。
综上所述,就只能重点讲下正反手了。前面已经讲了正手高远找不到甜区,打不远,但反手正常;其实和我自己打球的发力方式有关系,我正手高远球抡臂不多,主要是靠小臂过顶后瞬间锁肘、旋臂、倒腕、捏紧手指来发力拍面45°角击出球,这样的话力量爆发比较好,但对球拍的要求就是高磅硬杆,如果是低磅软杆的话,这种爆发力会全部损失在中杆和球线的变形上,说到这就回到球拍上问题上了。
301C属于301系列中杆硬的,但实际上顶多对应yy高端的中硬,比A10、T10等明显软了很多;磅数问题在前面帖子已经提到,肯定没有达到我要求的24-26,经过自己打的感觉和俱乐部拉线师的鉴定,也就24磅多点,差得太多。基于这两点造成了我找不到甜区的感觉,中杆硬度无法改变,磅数的话就只能过阵子剪了重拉了 又浪费320大毛,
反手的话分几种击球动作(背向球网时),如果击球点很高,在身后,中杆的弹性就体现出来,比较容易打出高、远都不错的反手球,但这种球速度也慢,实际效果不大,属于过渡球;如果击球点低且在身前,那就靠手腕的爆发力了,这时存在和正手高远一样的问题:打了几板后就放弃了快速回对角的想法,还是斜线网前比较现实。
总结下来和平常惯用的紫TI10 65Ti线拉25-27都算比较灵动外,其他击球感差异很大,个人认为不适合于习惯杆硬(球拍真实传递自己发挥的力量),而不是喜欢得益于球拍弹性打球的人。
当然今天的感受比较粗浅,由于自己的左脚崴了刚三周未恢复完,以及线的磅数问题,没有完全展示这块拍子的特性,期待着伤势痊愈换线后发现更大的惊喜
ps:球包得到朋友们一致赞赏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