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一年,2009年世界羽坛各单项走势不同,有的呈现出“断代”的特点,老将退出新人上位,有的则延续奥运会前的格局,强者恒强。有时觉得羽毛球赛场平淡,真正回味起来,竟然发现这片80多平米的赛场也挺多姿多彩的。
洪钢(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
男单:谁敢横刀立马
虽然林丹已经很长时间不再是世界第一,但他的羽坛第一人地位却在2009年进一步得到巩固。昔日关于林陶、林鲍、林李的话题一个接一个地变得索然无味,就是最敏感的媒体,都无法在今天的男单赛场上嗅到足够的火药味,日渐成熟的林丹就是那个“和平大使”。
整个2009年,林丹在上半年的国际比赛中仅有两场败绩,到了下半年,也仅仅在年末的东亚运动会男单决赛中败给了韩国的小将崔镐振。从苏迪曼杯、世锦赛到全运会、中国公开赛,甚至同为一流高手的李宗伟、鲍春来、索尼、朴成奂等人与他比赛,竟然都出现一边倒的败局。林丹这一年的表现让人很容易把他和2003年到2006年的网坛天王费德勒联系到一起,他们在场上都让人感觉,其他所有顶尖高手几乎差了一个档次。他们的共同点还在于:首先他们都选择性参赛,而参赛效率极高,同时保证了积分和身体状态;其次,从技术上说他们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但在心理上都能给对手造成极大压力,迫使对手失去耐心、频繁犯错。
林丹是不是当今第一人似乎已经不再是问题,面对世界排名前10的选手,他和费德勒一样都做到了压倒性的胜负比。其实,他拿到世锦赛三连冠之后,更值得辩论的选题是:林丹是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羽毛球选手?从成绩上来说,同时拥有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奥运会、世锦赛冠军使得林丹在与梁海量、汤仙虎、林水镜、杨阳、陶菲克等人相比的时候,拥有了足够的资本。当然,反对的意见可能来自于这样一种菲薄,林丹在羽毛球技战术发展、创新方面的贡献似乎不如一些前辈。
如果不考虑林丹的话,今年男单仍然称得上群星闪耀,只是林丹的表现确实突出很多,掩盖了其他人不少亮点。李宗伟在上半年的六站超级赛中五次杀进决赛、三次夺冠,表现相当优异。不过,参赛过多导致的伤病拖了李宗伟的后腿,世锦赛未能取得佳绩,进入年末世界排名第一更是疲态尽显。鲍春来在受到膝伤困扰的一年中拿到新加坡、日本两站超级赛冠军和全运会亚军,算一份可以满意的答卷,然而他无法突破林丹,导致人们总搞不清,小鲍的实力究竟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陈金在2009年的场上速度、攻击力都有提高,除了世锦赛亚军,他参加了八站超级赛,七次进入四强,却没有一次再进一步,所以问题也就不言自明。
除了一流高手,2009年老将新秀们也不甘寂寞。盖德、陶菲克依然活跃在赛场上,且保持了很高的排名,尤其前者在韩国力克李宗伟,继续保持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有羽联顶级赛事冠军入账的良好纪录。小将方面,中国的谌龙、杜鹏宇和丹麦的约根森成为2009年羽坛的三大新星,给男单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约根森的出现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在羽球日渐衰微的欧洲大陆,等待一位新星出现的时间几乎和等待哈雷彗星一样长。
女单:乱花渐欲迷人眼
北京奥运会之后,张宁挂拍,谢杏芳萌生退意,女单赛场迅速变成了“权利真空”。这一年里,王仪涵夺得了最多的超级赛冠军,卢兰则加冕世锦赛后冠,正当人们认为中国队三大主力格局已经形成的时候,王适娴、汪鑫等人又冲出来搅乱了局势。目前,任何人都很难推测伦敦奥运会谁将成为中国队主力,女单赛场上谁又将是夺冠热门。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中国队的主力军团。从年初开始,王仪涵在欧洲战场连战连捷,连胜15场比赛,拉斯姆森、周蜜、徐怀雯等主要对手和谢杏芳、王琳等队友都成为她手下败将,一周拿一个冠军,神勇表现让人瞠目。因此,她也获得了教练组的信任,在随后的苏迪曼杯上出任女单主力,随队夺冠。一时间,有媒体已经把王仪涵称作羽坛新“一姐”。时至年终,王仪涵创造了一年五夺超级赛冠军的佳绩,世界排名第一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在今年最重要的单项赛上,卢兰夺得世锦赛冠军,王琳夺得全运会冠军,从冠军的份量上来说,并不比王仪涵的五个超级赛头衔轻多少。
除了主力军团,中国女单的预备役也在2009年露出峥嵘,90后小将王适娴成为代表人物,中国大师赛冠军、全运会亚军、中国公开赛连胜尤丽安蒂、皮红艳和黄妙珠等名将,王适娴年终的闪亮表现迅速让人记住了这位苏州姑娘。算是大器晚成的汪鑫在2009年也把握住了机会,在多次比赛中扮演黑马,并且一年中三“气”拉斯姆森,足以显示其强劲的竞争力。
中国队女单出现群芳争艳的局面,当然说明人才济济,但是中国队副总教练钟波冷静地指出,从另一方面来说,女单还没有一、两个特别稳定的队员,对某项比赛似乎谁都是有能力、没把握,我们还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除了中国队之外,丹麦名将拉斯姆森依然是中国队最强大的对手,她在2009年夺得了三项超级赛的冠军。印度小将内维尔在印尼公开赛上战胜了王琳,但是印度队的总体水平显然会限制她提升的空间。周蜜、皮红艳等“海外兵团”依旧活跃,但总体威胁已经大不如前,随着年龄的增长,到2012年奥运会的时候,她们也很难再成为主角。
伦敦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中国女单已经建立了集团优势,接下来几年的任务是发现和培养核心。现在的年轻队员实力都很强,但是在大赛上还需要更多考验。在2009年苏迪曼杯上,已经暴露了女单新人大赛经验不足的问题,她们需要更多的锻炼机会,尽快成熟,才能在今后的奥运会、尤伯杯、苏迪曼杯等大赛上担当重任。
男双:华丽的战国时代
2008年的男双头号选手毫无争议地属于基多/亨德拉,但是到了2009年,男双赛场上形成了春秋五霸一般的局面,五大传统强队的第一双打彼此间不分伯仲。基多/亨德拉、蔡_/傅海峰、古健杰/陈文宏、郑在成/李龙大和鲍伊/摩根森五对组合形成了男双第一集团,在各大比赛中轮流坐庄,把这个羽毛球速度最快的单项搅得风生水起。
除了实力接近、比赛充满悬念之外,五对组合各具特色。印尼队的前半场速度、“风云”的后杀前封、“钻石”组合写意的轮转配合、韩国人坚强的防线、童话王国的高举高打,每一对选手都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男双比赛总是让观众大呼过瘾。世锦赛决赛,蔡_/傅海峰和郑在成/李龙大跌宕起伏的鏖战,可以列入史上最精彩的羽毛球比赛排行榜,很久以后仍然被人津津乐道;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大师赛,虽然风云组合因伤缺阵,但是男双半决赛和决赛彻底征服了现场观众。
男双第二集团时不时也会挑战“五霸”的权威,英国老将罗伯森和克拉克今年联手,新加坡超级赛颇有斩获,中国队的徐晨/郭振东大师赛首次夺冠。中国、印尼、韩国等队除了力保第一双打的优势之外,也在纷纷抓紧打造自己的第二、第三双打,提升整体实力,中华台北等队也时有黑马杀出,使得男双的竞争既好看又最具悬念。
虽然男双的精彩程度已经得到公认,但羽毛球项目在市场推广当中,还没有充分地挖掘这个单项的能量。男双是羽毛球一个很有特点的项目,没有哪个拍类项目的双打能像羽毛球男双一样具备高度观赏性,应该在羽毛球比赛中更多地被宣传、推动。
女双:老将抢了小将风头
很多年以来,把中国队女单的优势乘以二,就是女双的优势。不过,高、杨维、张洁雯、魏轶力等双打名将从国家队退役之后,中国女双的优势有所减弱。她们离队后,中国女双一下少了三对主力组合,年轻选手被迅速推到了第一线。在这种局面下,赵婷婷、张亚雯两位奥运会后选择留下的老将的表现不得不提。
在印度的海德拉巴,她们拿下了对于两人来说都是第一次的单项世锦赛冠军,了了一桩心愿。随后,赵婷婷在全运会上混双夺金、女双进入四强,以完美的句号结束了自己的国手生涯。张亚雯则再度接受挑战,再次与新搭档合作,在超级赛收官战中国公开赛上以势如破竹之势夺冠。可以说,两人的表现从侧面证明了上一批中国女双选手的整体水平足以在羽坛拥有属于自己的时代。
其实,在两位老将逞威之前,女双小将上升势头已很强劲。除了奥运冠军杜婧/于洋,成淑/赵芸蕾、马晋/王晓理等新人都在比赛中迅速提高,实力已经不容小视。虽然女双的主要对手除了韩国队,马来西亚的陈仪慧/黄佩蒂、中华台北的简毓瑾/程文欣都是有威胁的组合,但是相信中国队以张亚雯、杜婧、于洋三位老队员带动年轻队员,还是会在国际赛场上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
混双:格局一片混乱
2008年的混双格局很清楚,主要选手并不多,冠军基本不出中国队和印尼的诺瓦/纳西尔、韩国的李龙大/李孝贞之手。但是2009年,混双变得没有那么简单,经常有让人大跌眼镜的时候。
从年初开始,混双赛场就自始至终突出一个“乱”字。郑波/马晋这对搭档时间不长的组合,连续四次在超级赛中将奥运冠军李龙大/李孝贞斩落马下,这种战绩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到了世锦赛上,四分之一决赛这一天,中国三对混双强将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全部惨遭淘汰,同样是大家没有想到的一幕。丹麦混双2009年突然发威,老将托马斯/卡米拉世锦赛加冕,费舍尔/彼得森也横空出世。日本超级赛,泰国名不见经传的宋邦/昆查拉领走冠军奖金,又是一个大冷门。甚至作为一个插曲,中国大师赛上谢中博临场心脏不适,只得在决赛中弃权,也是不多见的一幕。
2009年以来,高、诺瓦、罗伯森等当年的混双高手或退役、或淡出比赛,现在的高水平组合中,李龙大、于洋每到大赛都要承受兼项之累,郑波、李孝贞则是有名的“神经刀”,发挥不稳定,导致谁都没有绝对实力,比赛中出现一些浑水摸鱼的结果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种局面下,如果中国队给予混双更多的重视,三年后夺回这枚金牌,是完全有机会的。
没有奥运会,没有汤尤杯,世锦赛也遭到了冷遇,但是2009年羽坛还是留下了这么多话题。2010年,汤尤杯“分家”,世锦赛移师“花都”巴黎,相信小小羽球会上演更多精彩的故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