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也要“养狼” 学习NBA胸襟力保不出奥运

编辑:楚天运动频道 发布时间:2010-01-30 点击数: 110 微信搜索:楚天运动频道小程序,买羽毛球更优惠

无遮挡发球,小球变大球,21分变11分,有机胶水变无机胶水,2012年奥运会“先单后团”……种种针对中国乒乓球的举措仍以中国队第七次包揽一届世乒赛单项赛的五项冠军、第四次囊括所有项目的金银牌而告终。

 

难怪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会发出“养狼”的惊呼!

 

羽毛球在中国虽没有乒乓球国球的地位,但其6夺苏迪曼杯,7获汤姆斯杯,11获尤伯杯,共舀到11枚奥运金牌的彪炳战绩让其有了准国球的地位。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对国羽垄断的指责,对羽毛球奥运地位的质疑并对中国羽毛球喊出也要“养狼”。

 

但是,中国羽毛球不同于乒乓球,中国队虽在女双、女单、混双上有不俗实力,但男单存在抗衡,男双没有厚度,难以企及国乒的高度。正如国羽总教练李永波所说的:“我们还不是国球,不像羽毛球在马来西亚、印尼是国球。乒乓球是全国体育界学习的榜样,羽毛球也在学习。”

 

苏迪曼杯如火如荼,即便中国队第七次捧杯,中国队也有自己的短板。

 

尽管国羽没有达到“养狼”的高度,但对羽球弱国或地区的支持的确应该。幸好,中国队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从我当队员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对别的国家(或地区)的帮助,”李永波说。

 

只是,这种支持存在一个待遇问题。“中国羽毛球派去其他国家的专家是全世界最多的。去年我们还专门派了刘新民、陆亨文去非洲的青少年训练营,送去很多球拍等设备帮助他们训练了十天。世界羽联的几个训练营我们也曾经派过教练去义务帮忙。”

 

但李永波话锋一转:“只是我们中国派出去的专家应该享受到专家的待遇。不能我们的教练每个月不过几百美金还要自费解决住宿、伙食等问题,我们输出的可不是劳工而是专家!如果是短期的,那么我们可以义务来推广羽毛球运动,但如果是一年以上请我们过去当专家却只给劳工的待遇也是不行的嘛。”李永波说,这也是后来此类活动减少的原因之一。李永波表示,他们也跟世界羽联反映过相关问题,而这显然需要世界羽联方面想出更多的办法。

 

此外,羽球的支持也不应该仅限于强帮弱,还应普及到弱帮更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南非队,虽在世界羽坛算“鱼腩”,但在非洲绝对是“大佬”,基本垄断全非运动会、非洲锦标赛的羽毛球冠军,该队领队扬蒂耶说:“我们在纳米比亚、肯尼亚、赞比亚为年轻人提供了练习羽毛球的机会,提供器材,培育羽毛球苗子,每年还会考察所发现选手的水平,及时更新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发展计划。”而这一切,竟是在南非没有全职教练、教练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做的。

 

此外,我们还应辩证理解“限制”。21分制、本届苏杯改变比赛顺序以及可能实施的取消苏杯分组等措施给人一种“限制”中国队的印象,但世界羽联为扩大苏杯参与面、提高羽球生存能力的初衷也不难理解。

 

此前,经常被媒体炒作成“炮轰”世界羽联的李永波出言诚恳,“不要把每件事情都当作是针对中国队。中国队舀过的苏杯好成绩最多,肯定有一些政策的修改对我们不利,我们也已习惯了在困难中夺取冠军,要看谁把规则研究得更好,所以改变规则对我们无所谓,只要真正对羽毛球的发展有好处就行。我们即使受点影响也应该配合。如果冠军都被我们舀了,其他队就不愿意玩了,肯定会造成这个项目的萎缩。”

 

再往长远看的话,作为羽球大国的中国既然打算重启羽球联赛,就不妨再开放一些,比如放宽外援政策,不要担心因泄密而遮遮掩掩,而应学习NBA那种全球胸怀。

 

或许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强的更强、弱的更弱的马太效应;羽球也不会像棒、垒球那样因只在少数地方流行而被踢出奥运会大家庭。


我想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0

 



【打印】 【返回】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