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不是凭空多出来的人物。他以“体育家”身份、以频繁跨界的现役运动员身份出现,做出了各种影响力不俗的尝试,可谓前无古人;他谨慎地探索羽毛球职业化的边缘,希望保证充足空间;他尝试与传媒合作,担任《男士健康》杂志客座编辑;尝试与时尚接轨,蓄须、晒黑、变换发型,参与品牌产品设计,登上《GQ》、《ELLE MEN》、《MEN'S UNO》、《时尚健康》、《男人装》等杂志封面。
林丹或主动、或被动地与各种领域拉近距离。他并非职业运动员,所有突破体制的尝试并不容易,但仰仗无人可撼的资本(战绩、声望与被信任度),林丹在后战绩时代走得昂扬潇洒而底气十足。
且看对手们还在忙活啥:李宗伟仍在疯狂撕碎敌手、赢取锦标,争取不负国人所托;谌龙仍在绞尽脑汁接近林丹的技战术水准,保持着谨慎低调的冲击态度;余下男单诸强,老的竭尽全力维持尊严,小的钢牙咬碎力争上游,所有人都还在竞技场上较劲,在世界羽联与中国羽协铺好的赛程表上一格一格地挪动,或终有所得,或碌碌无为。
而在金字塔尖望着他们的林丹早已见惯起落,早已练就了轻易看穿对手和不被对手看穿的强悍心智,云淡风轻。他能达到一整年都不怎么比赛,一比就是年度份量最重的赛事、且能夺走冠军的境界。
2012年,林丹52战48胜,掠下全英赛、汤杯赛冠军,并卫冕奥运会冠军,中国的羽超联赛保持全胜,已是无人可敌。与2012年勤奋出战、风卷残云掠夺锦标的行动模式不同,2013年,林丹参赛极少,凭外卡在世锦赛出征并夺冠,余下时间疏远赛场,只偶尔打打酱油,但一直保持了严苛系统的体能训练(若非如此,他不可能在炎热的广州把李宗伟生生拖垮),并在不同场合用各种行动和言论展示自己的成长,依然吞掉一大片羽球新闻的版面。
2012年12月31日,林丹在东方卫视跨年晚会受邀出场,拉开大幕,参与互动,领衔新年倒计时环节。
谈及进入娱乐圈的问题,他说:“”我觉得我好像不适合搞笑,搞时尚更有心得。提到他的副业设计时,林丹又表示:“我可能对羽毛球都没有这样认真过。”
在意大利米兰参加商业活动巧遇世界足球先生梅西,并与之合影,引发大量转发和评论。
2013年1月17日,奥运后未参加任何赛事的林丹跌出男单世界排名前10,复出流言四起。起初传曰林丹将于全英赛复出,未果,并预计复出日期将推迟至6月。
3月,林丹远赴里约热内卢出席劳伦斯颁奖典礼,并在典礼上接受基金会大使的任命,成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运动员。同月,世界羽联秘书长托马斯·伦德坚决表示,世界羽联不会为林丹发放外卡,不允许现在的林丹参加世锦赛。
4月,林丹复出,再战亚锦赛,打到1/4决赛时因伤退赛。同月,林丹与赞助商企业抵达严重地震后的雅安,为灾区同胞送去物资,并正面回应“明星去灾区添乱”之说。
5月,世界羽联声明:“经过羽联管理委员会的匿名投票,羽联决定发给林丹广州世锦赛唯一的外卡。管理委员会认为,林丹的声望和粉丝让其参赛的呼声将提升世锦赛的影响力。”林丹得以参加广州世锦赛,但同时,他无缘苏杯阵容。
7月,总教练李永波表示“做好了林丹一轮游的准备”;拉·西德克则表示“李宗伟只要按照我的安排进行训练和准备,一定会让林丹的世锦赛告别战留下遗憾”;林丹回应“我在国家队13年了,参加了3届奥运会,什么事情都经历过,我现在的心态非常好”。
8月,林丹回应“离开国家队,社会价值会下降”的说法,称:“我觉得不同的人对于价值的理解可能不一样,在我看来,人生的价值并不等同于金牌,并不等于赚到多少钱。”
8月,世锦赛。林丹在不清楚自己排名的情况下出战,调侃“对手只是会觉得说,那该死的人又来了”。随后战胜李宗伟夺冠。
9月,林丹在全运会男单赛场再次卫冕,实现全运会3连冠。赛后表示:“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没对手,很多人看到你站到领奖台才会认为你强大到没有对手。但如果没对手,我就不会去训练了。我会尊重对手……当然,现在我会努力和自己去比,我有这个资本,因为我拿到了足够的冠军。”
10月,林丹表示2014年2月将全面复出,同时希望用积分而不是再凭外卡入围世锦赛。
11月,林丹赴香港与学生交流,表示“金牌不代表最好”,再次强调“态度”的重要性。
大量的有关新闻仍未收入此文,但管中窥豹,也能看出林丹由运动员到运动家的成长轨迹。林丹的路,与漫画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相似:一项运动的领路人不仅要有超凡绝伦的技艺,也要有比常人更多的领悟和升华、更多的影响力和责任。“两周的温网比赛,央视全程转播。这就是影响力,大家关注的是这个项目,而非简简单单的冠军归属。但羽毛球目前还停留在看明星的阶段,纠结于哪个明星参赛了与否。既然现实如此,很多人在关注林丹,为什么不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羽毛球?”林丹如是说。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林丹已经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路。他不停重复着“冠军非全部”、“态度第一”、“我有责任”、“多做推广”等积极的理念,在他涉足的每一个领域都积极应对。赛场上,他正准备全面回归,依然有掌控全局的能耐;赛场外,他的行迹多而丰富。羽坛多了运动家林丹,实是幸事一桩。
2013年,羽坛少了什么?
先是林丹。如前所述,林丹在圈外的时间多了,圈里的时间自然少了;除却羽超联赛非打不可、亚锦赛打打酱油,他只在世锦赛时认真了一回,拿着外卡夺了冠军,便继续过起了不受约束的日子。若不是业内人士解惑,很多人会有“为什么林丹歇这么久还能把李宗伟打抽筋”的疑问。实际上,他保持着不比专业队员少的训练量。尽管林丹在休赛期间仍话题不断,也未曾远离羽坛,但少了当世第一人参与的大部分赛事,总让球迷难言满足。
再是盖德。2012年12月,盖德退役。他是集欧亚优长之大成者,是最灵动、最接近亚洲风格的欧洲选手,来去如风的轻捷身法配合锐利的进攻,极为悦目。奈何,他屈服于不得已的打法转变,以及通往巅峰之路被封死的现实。
盖德在2012年年底退役,自然成了2013年羽坛惜别的第一人。他早期的进攻型打法变化纷繁,煞是好看,而如今的身体既支撑不了积极打法,又无法在拉吊打法中找准节奏,生涯便在迂回辗转中逐渐消沉,在与当代王者林丹联手奉献了最后的表演赛之后,遂宣告退役。
还有蒂娜·鲍恩。2013年3月全英赛后,鲍恩退役。她是欧式力量打法领域中登峰造极的人物,外放但不张牙舞爪,强势但不咄咄逼人,骄傲但不患得患失。她带着全英冠军的荣耀昂头离去,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上了极为圆满的句号。
2005北京苏迪曼杯赛上,鲍恩跟腱断裂。之后,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重返赛场,技战术比以往更纯熟稳定,在很长一段时间给国羽女将们造成了极大麻烦。
接着是陶菲克。2013年6月,陶菲克退役。他是羽球之美的化身,能在动作细节中弥散羽毛球的力与美。在手感和技术的细腻程度上,他是无可争议的天才,但他慵懒闲散的个性、后期能力的大幅下滑,已经很难支撑长时间、高水准的赛事了。关于他的话题太多,在此不赘述。插一句:老四天王杨赵弗苏俱往矣,新四天王林李陶盖至此已去其二。余者再挤进来,要么年纪不对,要么资格不够,除他们之外,还没有“光看名字都觉得热血沸腾”的选手出现。下一代的男单选手,任重道远。
再有陈金和郭振东。2013年9月,陈金退役。他是坚如磐石的拉吊大师、意志坚强的中流砥柱,奈何,他在长年累月消耗对手的战斗中,也燃尽了自己的能量。被问及为何留在国羽任女单教练时,他打趣道:“我也不会其他的嘛。”总决赛看李雪芮,发现她向正手区移动的步法变得像极了一个人,没错,就是陈金。
2013年9月,郭振东退役。他是中国男双的重臣,技艺精熟,能力全面,适应性强。曾与谢中博、郑波、柴飚、洪炜等人搭档出战,多次作为团体赛二双出阵,立下赫赫战功。全运会拿下男团金牌、男双冠军,无憾告别。全运会是诸多优秀运动员最后一搏的舞台,包括鲍春来、卢兰、郑波、桑洋、杜婧、邱彦博等一干名将,均与郭振东同时选择谢幕。
最后,2013年12月,汪鑫、王琳和蒋燕皎退役。她们一个是韧力十足的左手女将,威震一时的外战女王;一个是外在秀雅、内在刚劲的天才女选手;一个是技术细腻、与世无争的温柔杀手。她们都曾是国羽女单的顶梁柱,但奈何伤病对她们的侵袭比想象中更为严重。于我这种球痴而言,每一个顶尖选手的离去都是极让人惋惜的事情。年岁老去毕竟是无奈之事,相较之下,因伤病而退的选手更让人叹惋:上天既然赐予了他们如此高的表演才华,为何要剥夺他们的演出时间?
2013,羽坛在纠结什么?
鹰眼
鹰眼技术,世界羽联提了一年有余,终在2013年年末的超级系列赛总决赛中正式试用。这本身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过去毁在线上的比赛不计其数,在这么敏感的方面做一些改进,或许可以挽救许多精彩的对决。乒乓球有球台边沿帮助判断,几无错漏之忧;网球引入鹰眼后,秩序规整。同为拍类项目,又在三者中球速最快,羽毛球是时候跟上小伙伴们的步伐了。
总决赛女单决赛对阵戴资颖,李雪芮在面对争议球时迅速指天要求挑战的动作,让我仿如穿越到了网球场。李雪芮指天动作之熟练,让我觉得鹰眼仿佛已经用了好几年。但还没来得及兴奋,随后的场景便当头浇了我一盆冷水:电视画面与现场屏幕都没有演示羽毛球的飞行轨迹,究竟摄像机是如何拍下、记录并确认的,只有坐在电脑前的世界羽联技术官员知道。
跳票了这么久,要做便做彻底些罢。世界羽联的官员们是否知道,鹰眼挑战除了维护赛场公平,还有调动观众积极性和参与感的功效。全场先是紧张地屏住呼吸,随后随画面齐声喊“哦……啊!”,再齐声鼓掌。这共同见证球的落点的过程,是网球赛场上一件极有趣的事情,观众觉得他们融入了这一球的轨迹之中,情绪上的调动效果显而易见。不像现在的羽毛球赛场,主裁、球员和球迷干瞪眼、干着急,只为等技术官员一个从未见过又不加解释的手势。这过程,多无趣。
没有参与感也就罢了,毕竟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是公正准确。但李宗伟与约根森一战,还出了这么一件事儿。“系统现在还有瑕疵,约根森示意挑战时,因为 球速太快,镜头没有拍到,所以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导致他挑战失败。”这是李宗伟的原话。“球速太快镜头没有拍到”若属实,那真要好好问问世界羽联的官员们,科研经费用到哪去了。
2014年的鹰眼会如何?我的愿望是至少保证准确、快速和好用吧。
羽超
一言以蔽之:赛制缩短到11分难令球迷满意;3对3与业余赛加入的点缀程度有限;外援减少;电视转播有进步,而赛事组织、关注度基本原地踏步。李宗伟表示:“中国的羽超联赛赛期太长,长达半年。反观印度的联赛,只有3个星期而已。”
作为比较,2013年8月14日至31日,为时3周的印度联赛挤进了许多明星。除了本土名将内维尔、欣德胡、卡什亚普、维尔玛等人,李宗伟、刘国伦、陶菲克、马基斯、鲍伊、摩根森、陈文宏、古健杰、阮天明、胡赟、张维峰、茨维布勒、尼尔森、约根森、吴伟申、林钦华、坦农萨克、伊万诺夫、鲍恩、申克、戴资颖、马林等等都欣然赴约。把这些人像撒豆子般分到各队,随意组合,想想就觉得妙趣横生。
单说一点,如何吸引数量众多(基于中国球员的实力,并不需要像印度这么多外援)质量可靠的外援兵团,提升联赛整体形象和影响力,羽超真需要好好谋划。
羽超的11分制被林丹吐槽了很多回。诚然,11分制可以拯救在现场坐不住或者打瞌睡的球迷,拯救并不喜欢羽毛球的记者,但对真正热爱比赛的人来说,无异于削足适履。另外,21分试行7年有余,诸强已然适应,而世界羽联却在年底考虑修改,确是折腾不止。
新人
2013年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生代球员不少,刘小龙/邱子瀚、费纳尔迪、普拉塔玛/萨普特拉、欣德胡、马林、山口茜、彭褆都曾有亮眼发挥,但遗憾的是无一人能够持续长久,起伏仍然很大。
姑且把国羽“还没打出来的”都算作新人,大概有这些期待:男单王睁茗何时开窍?高欢、田厚威、薛松、黄宇翔谁先出来抢三单的位置?女单新人何时挤入一线之列?遥想当年女单群芳争艳,王仪涵、王适娴、王琳、汪鑫、蒋燕皎、卢兰让教练挑花眼,如今只有二王一李处在顶峰,余者水准都还不够;男双的刘雨辰、李俊慧、郑思维、黄凯祥,女双的陈清晨、何嘉欣、贾一凡、黄东萍能否在在2014年的国际赛留名?混双能否出现组合相对固定、有战斗力的后起之秀?
世界羽坛新人中,男队员重点看日、韩、马、印尼;女队员则重点看泰、日。具体到人,诸位看官应是心中有数。上面提及的国外选手一旦获得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必然是极大的威胁。
2014年将至,诸位且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